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和信息 >> 正文

“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研究”系列讲座(三)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1-03 [来源]: [浏览次数]:

2020年10月29日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学者工作坊举办的“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研究”系列讲座第三讲——“中国话剧的海外演出”于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永恩教授担任主讲,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张西艳副教授主持。

王永恩教授首先指出,中国话剧海外接受存在一些困难。在她看来,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相比于杂技、戏曲、歌舞等语言较少、肢体语言丰富的艺术种类,话剧主要依赖台词进行表现,因此,语言壁垒也就成了中国话剧走向海外的一大障碍。第二,话剧本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但经过一百余年的艺术实践,中国话剧已经成为了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体裁,其表现方式也日渐民族化、本土化,在这一背景下,话剧能否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走向世界存在一定争议。第三,海外演出运作能力不足,话剧院团在独立运作海外演出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接着,王永恩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话剧海外接受的现状。她总结道,近年来,去往海外演出的中国话剧,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风格逐渐多样的趋势,这表明了中国话剧“走出去”的步伐越迈越大。中国进入新时期以后,最先在海外演出并大获成功的话剧是北京人艺制作的《茶馆》,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作品本身的质量过关,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外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尚未完整构建,古老而神秘的中国让他们好奇不已,此时话剧《茶馆》的适时出现,让海外观众对当代中国话剧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这也是中国向世界传递的信息:中国的大门已经打开。

近年来,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话剧海外接受的壁垒逐渐被打破,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障碍日渐消减,中国话剧逐渐走上商演的道路。王永恩教授特别指出,中国话剧海外演出在剧目选择方面的变化尤为可喜:在以往的海外演出中,所选剧目的共同特点是台词少、剧情简单、能够展现中国文化;如今,在对剧目的挑选上,作品的艺术水准已成为首要衡量标准。

数年来,多部中国话剧接连在海外演出并取得可喜成绩。王永恩教授归纳道,在海外接受方面,成功的话剧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话剧延续了在海外传播的中国话剧的一贯风格:特别强调中国元素,这类话剧的优秀代表有《青蛇》(国家话剧院)和《秀才与刽子手》(上海话剧中心)等;另一种话剧则与之相反,刻意淡化了中国元素,直接呈现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虽然话剧背后的历史背景广阔而复杂,但共通的情感使得海外观众仍然能够欣赏中国话剧,这类话剧中的优秀代表有《活着》(国家话剧院)、《恋爱的犀牛》(国家话剧院)和《蒋公的面子》(南京大学)等。总之,是否体现中国元素不再是挑选剧目的唯一标准,而艺术水准的高下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随后,王永恩教授就中国话剧如何走出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她看来,途径主要有三。第一,参加艺术节或戏剧节,这是国内外话剧艺术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话剧自我展示的重要平台。第二,和国外剧团联合制作话剧作品,瞄准海外市场,中国剧团与剧目正以“借船出海”的方式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如《青蛇》(与英国合作)、《良辰美景》(与俄罗斯合作)、上海现代人剧社与伦敦圣马丁剧院的合作等。第三,在海外排演中国话剧,如田沁鑫在韩国排演《生死场》与《赵氏孤儿》、加州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排演《我爱桃花》等。

讲座临近尾声,在线师生踊跃提问,王永恩教授进行了详尽解答。张西艳副教授对王教授的精彩讲座给予高度评价,张西艳副教授指出,王永恩教授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中国话剧在海外演出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其内在与外在的原因,总结了《青蛇》等中国话剧海外演出的成功经验。此次讲座使我们深受启发,我们应该学习中国话剧走出去的成功经验,思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路径,以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0级硕士生杜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