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和信息 >> 正文

“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一讲:“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英译与传播”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9-19 [来源]: [浏览次数]:

2022年9月2日下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一讲——“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英译与传播”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大厦323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魏崇新教授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梁燕教授主持。

讲座主要介绍了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不同版本的英译本及其传播。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限,魏崇新教授独创性地将译本分为“杂译本”与“全译本”两种形态。魏崇新教授首先介绍了杂译本及其传播情况。所谓“杂译”,就是指非全译的杂多的翻译形式与文本状态,如节译、选译、改译、编译等。杂译本的译者身份具有多元性,既有传教士、外事工作人员、外国公司职员,也有中国文化爱好者、大学教授。不同的译者翻译目的也不一,或为学习汉语,或为介绍中国文化,或出于好奇而想了解中国故事,或为迎合商业市场需求。

魏崇新教授指出,杂译本形式多样,但忠实于原著者较少,主要关注中国古典小说的故事与情节,所选题材多为爱情、英雄和冒险故事;人物则多英雄人物,如吕布、诸葛亮、曹操、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杂译本的翻译手法较为随意,为了迎合译入语国家或地区的读者,多采用归化译法,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诗词韵语及情节随意删改。杂译本在读者中的影响与传播效果不尽相同,一言以蔽之曰“杂”,或曰 “多样化”。但不可否认,杂译本为此后全译本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随后,魏崇新教授介绍了全译本及其传播情况。从总体发展趋势看,全译本出现较晚,较早的全译本有1925年邓罗的《三国演义》译本、1933年赛珍珠的《水浒传》译本、1939年克莱门特·埃杰顿的《金瓶梅》译本《金莲》,其余的全译本皆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这种情况与英美尤其是美国读者、研究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阅读与期待有关,读者不再满足于阅读节译本,转而希望更完整地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样貌,同时随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需要,专业学习者与研究者也期待全译本。全译本的译者身份常为译者与汉学家的结合,并且出现了两位译者合作翻译的形式,如:约翰•登特父子合译120回《水浒传》;霍克思、闵福德翁婿合译120回 《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120回《红楼梦》,老舍帮助埃杰顿翻译《金瓶梅》等。全译本中有很多的学术性译本,这些译本忠实于原著,完整地反映了源文本的文化原貌与文学特点,有着丰富的副文本内容,为专业读者与学术研究服务,如罗慕士《三国演义》译本、余国潘的《西游记》译本、芮效卫的《金瓶梅》译本。除此之外,全译本还呈现出“拿过来”、“请进来”与“走出去”并行的特点。“拿过来”指接收方主动拿来翻译;“请进来”指源语方请接收方专家翻译,然后再“走出去”,如詹纳尔的《西游记》翻译和沙博理的《水浒传》翻译。“走出去”指源语方翻译为外文,向国外推出自己的文化语文学作品,如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全译本的译者与翻译过程大都与中国有缘,得到中国友人及机构的帮助,魏崇新教授讲述了翻译背后的动人故事与惊喜际遇,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译本与译者。

最后,魏崇新教授总结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中国古典小说的英译经历了由节译到全译、由随意性翻译到有计划系统地翻译、翻译质量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完善的过程。虽然译者都在追求尽可能完美地传达原著,但实际上没有完美的译作,翻译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翻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与多元包容的特点,有着与西方小说不同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外译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经典翻译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翻译本身,还要对译入方的语言思维方式、文化特征、国情与时代需求、读者接受心理等有充分的“同情之理解”。

讲座结束后,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总结,并对魏崇新教授的中国古典小说海外传播研究作了高度评价。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魏崇新,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至2018年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政协常委。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出版的著作有《市井新声》、《狂猾人格》、《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比较文学视域中的中国古典文学》、《魏崇新选集》等。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芷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