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光明日报报道我校“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高层论坛”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06-29 [来源]: [浏览次数]:

图为颁奖仪式

光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杨谧)如何做好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如何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外语类院校如何在文明互鉴和跨文化交流中揭示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6月23日至2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高层论坛——全国高校国际汉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数十位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论坛分为主旨演讲和分论坛研讨两部分。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阎纯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耿升、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王晓平和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分别以“我和汉学研究”“日本诗经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法国汉学家白乐日及其国际视野”“英语世界中国文学译介与变异学研究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为题做主旨演讲。分论坛围绕汉学(中国学)研究、译介研究两个主题展开。

论坛还向北京大学教授李明滨、阎纯德、北京大学教授严绍璗和耿升颁发了“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王炳林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海英主持开幕式。

2016年适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举办此次会议,旨在总结经验、以智谋策,进一步推动高校国际汉学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