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0月14日电(记者马作鹏) 10月14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开幕式及主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届大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协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五个平行分论坛议题为“从世界看中国:文明的赓续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分析和经验启示”“多学科视域下的世界中国学知识体系”“数智时代的世界中国学:机遇与挑战”“青年与世界中国学的未来”。大会从学术层面贯通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深入交流中华文明的赓续和创新,充分探讨中国道路的文明内涵、经验启示和世界意义,力图在更深层次、更广层面、更大程度上达成中国学发展的更多共识,持续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此外,大会邀请了50多个国家约500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和议题深入探讨、交流。会上发布世界中国学发展倡议,推出世界中国学研究推荐书目。“从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展览和“上海城市文化历史考察”是大会重要配套活动。
作为大会配套活动之一,第二届世界中国学会刊《中国学(中英文)》已于日前在上海创刊,并举行发布仪式及相关学术座谈会。
2023年11月24日,首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办。彼时,来自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中外嘉宾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力图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读懂中国发展的“密码”。

本次大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参会团队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国际汉学》主编赵刚带队,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专家学者与教师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青年与世界汉学未来”的分论坛,在14-15日会期中,将围绕世界中国学学科建设与青年汉学家培养、Z世代青年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国际汉学》与世界中国学的发展组织三场学术沙龙;同时,由《国际汉学》发起“世界中国学研究期刊联盟”,并举办“《国际汉学》创刊30周年成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