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戏曲在欧洲的传播”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11-22 [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11月17日至1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和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中国戏曲在欧洲的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外图书馆三层多功能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澳门大学、国家图书馆、梅兰芳纪念馆等近二十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化单位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共聚北外,围绕四个议题,对中国戏曲在欧洲各国的译介、传播、接受与研究展开了热烈讨论。

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陶家俊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陶处长向与会嘉宾介绍,北外作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院校,多年来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与人才培养,已经开设84个外语语种,2门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名,拥有14种国家期刊,外语语言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研究已具备相当规模。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一直秉承北外“将世界介绍给中国”和“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优良传统和历史使命,不断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和轨迹,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近几年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研究已成为新的学术热点,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也正在致力于这一研究方向的建设。陶处长还指出,个案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是学术研究的新趋势,希望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加强理论创新,提升学术自觉,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专家主题发言阶段,中国作家协会廖奔研究员首先带来了题为《对话、倾听、理解、包容——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和欧洲戏曲接受》的发言。他说,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马可波罗游记》的风靡,古代中国受地域空间的阻隔长期难以与世界对话,西方对中国不仅有误判、偏见,审至还有敌意。近代中国的屈辱史除了由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因素导致,也与中外缺少文化沟通不无关系。从1583年传教士利玛窦入华,到18世纪中国戏曲《赵氏孤儿》首先被传播到欧洲,再到当今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与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文化的西传已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实践证明,只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才能推动人类文化的理解。在国家推行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中外文化交流应做到平等对话、耐心倾听、彼此理解、开放包容。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与接受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大亮点。

CF94

上海戏剧学院宫宝荣教授和与会学者分享了题为《戏剧翻译与文化误读》的研究。宫宝荣教授通过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翻译策略、朱生豪翻译莎剧的瑕疵、马若瑟和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的误读,以及巴赞对中国戏曲的评论,指出文化语境的差异和文化共性的缺失是导致翻译误读的主要因素。中西方对“荒诞戏剧与荒诞派戏剧”、“史诗剧与叙事剧”、“剧场与剧团”、“剧评家与戏剧顾问”等戏剧概念的不同理解也说明了文化异质性所造成的戏剧误读是十分常见的。文化误读虽然在客观上具有扩宽文化交流渠道的积极意义,但为了更好地互相了解,翻译者与研究者仍应尽量避免误读。

C7FE

南京审计大学周维培教授的主题发言是《莎士比亚戏曲化的再思考》。周维培教授指出,现代化与民族化是莎士比亚戏曲流传的全球范式,莎剧的戏曲化象征着中国文化向外国经典的致敬。中国戏曲对莎剧的改变和移植,是一种艺术的选择和追求,因为莎士比亚作品中蕴含的鲜明的人文精神、浓烈的民间色彩、普适的剧场风格和超越时空的价值追求,更适合现代化改编和民族化移植。因此,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对莎剧戏曲化的研究,还要继续探索莎剧的戏曲化艺术创作,丰富传统戏剧舞台和文化市场,用戏曲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推动戏曲的国际化。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中,数十位学者就“中国戏曲在欧洲的译介与传播”、“中国戏曲在欧洲的影响与接受”、“中国戏曲在欧洲的研究”和“中国戏曲与欧洲戏剧比较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会议的研讨阶段分别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文峰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陈戎女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魏崇新教授、上海戏剧学院俞建村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王永恩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江棘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嘉副教授以及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的杨慧玲教授、管永前副教授、李真副教授担任主持和点评。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学术会议学者们的发言学术质量高,评议嘉宾的点评和分析也都很肯綮到位,其中几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王燕教授以《司登得与<黄鹤楼>的英译研究》为题,梳理了司登得在编纂汉语词典、译介中国民歌和民间故事、研究中国宫廷太监等方面的汉学成果;对《黄鹤楼》的故事来源和底本做了细致的考证,分析了司登得选译《黄鹤楼》的缘由;在译介特色上,王燕教授认为司登得充分考虑剧本的舞台效果及可演性,删节次要人物和事件,灵活运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李玫研究员的论文为《龙彼得关于明代戏曲俗集<满天春>研究的特点》。李玫研究员在文中指出,英国汉学家龙彼得的明代戏曲研究具有明确的地域视角,他重视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对《满天春》中所收录的戏曲折子戏的研究有一些启发意义,龙彼得的《古代闽南戏曲与弦管之研究》对中国明代戏曲俗曲集流失到欧洲国家的历史因由、契机和被辗转收藏的历史梳理和探讨,也值得学界注意。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王永恩副教授以朱有燉杂剧研究为例,论述了伊维德戏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她说从对朱有燉杂剧的分类、对作品的总体评价和对作品主题的提炼归纳等方面可以看出,伊维德的研究视角十分新颖。同时,伊维德在研究中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发现了朱有燉的杂剧创作对明代元杂剧改本的范式意义和对明代宫廷剧演出形式的奠定作用。伊维德的研究方法启示我们要将研究对象放在历史的坐标中分析,开阔视野,细读文本,才能得出客观而有创新性的结论。

南开大学的吕世生教授以《中国古典戏曲外译的译者文化身份、文本选择与阐释》为题,对人民大学团队译本和阿林顿、艾克敦合译本进行了翻译目的、译本选择、翻译策略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马会娟教授在《对京剧英译问题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中国戏曲的翻译应遵从译入语的社会规范,以译入语观众的认知接受能力来调整翻译策略,培养集翻译、演员和导演于一身的译者,并重视字幕翻译。

中国人民大学谢江南教授的论文《中国戏曲舞台与莎士比亚戏剧的拼合互补》,以《血手记》、《王子复仇记》和《查理三世》三出在中国戏曲、话剧舞台上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出为例,探讨了“借莎言志”对跨文化改编的借鉴意义,分析了中国戏曲和莎剧在“互构互现”的历程中走过的挪用与融合的道路,从而揭示中西方戏曲戏剧舞台的拼合互补关系,诠释中国戏曲与莎剧跨越时空的丰富性和永恒性。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何玉人教授分享了《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京剧<司卡班的诡计>在法国》一文,评价该剧在法国的成功上演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证明了超越文化差异的艺术经典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在研讨会现场,会议主办方还请来了国家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赵宇,为与会嘉宾演唱昆曲经典《牡丹亭》、京剧梅派经典《凤还巢》和京剧张派经典《状元媒》的选段,零距离接触戏曲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妆容、柔美的身段、悠扬的唱腔,使在座的学者欣喜不已,大家深深陶醉于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

在大会总结阶段,梁燕教授盛赞本次学术研讨会是一场高质量、高水准的学术盛宴。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戏曲走向世界是一种必然。学界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开阔的视野去关注中国戏曲的发展与研究。目前我们所做的对中国戏曲在欧洲的译介、传播、接受研究,既是一种基础研究,也是服务国家的现实需要,这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专业上的理论支持。令人可喜的是,此次研讨会呈现出了两股学术力量的有机融合,一方面中国戏曲本体的研究者正积极开拓戏曲海外传播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青年学者也在其良好外语背景下深入对中国戏曲本体的学习。假以时日,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研究成果将会越来越丰厚。梁燕教授指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格局下,我们还应保持冷静的心态潜心学术,客观评价世界优秀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积极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本次“中国戏曲在欧洲的传播”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7级硕士王雅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