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一期“寻羊读书会”暨论文经验分享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4-19 [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4月16日晚7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生会主办的第三十一期“寻羊读书会”与论文经验分享会如期进行。本期活动特邀2021级硕士研究生董嘉梦就论文写作及申博经验进行分享,并与在场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随后,根据“历史镜像:探索社会与文化的多重维度”这一主题,2023级硕士研究生陈颖欣、陈怡伶、胡涛和潘源四位同学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读书感悟。本次活动由2023级硕士研究生徐馥晨同学主持。

活动伊始,董嘉梦同学首先就论文撰写和博士申请的相关经验进行了详细分享。她系统介绍了论文撰写的方法与技巧,并着重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提出了依托课程论文、毕业论文以及参照会议和期刊要求等的多元化选题思路,深入讲解了文献搜集与整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此外,她详细解读了博士申请的整体流程及相关准备,全面介绍了院校与导师的选择标准、材料准备要点、笔试和面试的注意事项等关键环节,并特别强调了研究计划书在申请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她也提醒我们重视外语能力的提升以及专家推荐信的准备工作。在互动环节,她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接下来,四位同学围绕“历史镜像:探索社会与文化的多重维度”这一主题进行分享。潘源同学针对《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一书进行详细讲解,深入剖析了近代华北农村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权力关系。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杜赞奇(Prasenjit Duara)以“大众文化”的视角为出发点,引入“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经纪”等新概念,在本书中详细阐释了乡村社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互动,为理解近代甚至当下的中国农村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陈怡伶同学依据美籍华裔学者林郁沁(Eugenia Y. Lean)《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Public Passions: The Trial of Shi Jianqiao and the Rise of Popular Sympathy in Republican China)一书,展示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民众的情感特征及社会作用。以微观史学角度来看,公众同情、精英舆论、司法审判、国家政权、上层政治斗争等要素的互动过程在这一复仇案中得以展现,民国的国家社会生态得到揭示。从情感角度分析,情感蕴含的道德真实性成为一种驱动社会变化的强大力量。这种集体情感力量成为我们看待历史上乃至当下社会舆论的镜鉴。

胡涛同学依照法国思想家弗朗兹·法农(Frantz Fanon, 1925-1961)《黑皮肤,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一书,强调了在全球化时代选择表达自我、树立民族文化身份具体方式的重要性。本书通过剖析殖民主义对黑人心灵的影响以及黑人在白人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寻找自我身份的问题,分析了黑人在面对白人文化霸权时带上“白面具”的心理反应。

最后,陈颖欣同学从选择原因、作者生平和语言风格三方面,对奥斯维辛集中营回忆录——《被淹没的与被拯救的》(I sommersi e i salvati)一书进行评述。她从身兼化学家与作家的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 1919-1987)所用的化学分析式逻辑风格入手,基于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身经历以及对罪恶、人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真实、深入的人性探索。最后,她重申了莱维的愿望:对恶保持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忆,它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审视过去,洞察现在,预见未来。探寻历史的深邃与博大,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与力量。每一位分享者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展示了异彩纷呈的历史故事和文明篇章。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陈怡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