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出版 >> 三大汉学杂志 >> 正文

汉学研究 第11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3-04-21 [来源]: [浏览次数]:

#Chinese Studies

#汉学研究

#|阎纯德 主编

#|第十一集

#学苑出版社

C1

卷前絮语

#当人类将前“脚”进化成双手,庄严地直立行走在地球村的时候,智慧里便孕育出哲学和道德。从盘古开天辟地,直到21世纪,为生存得幸福与和谐,人类锲而不舍,前赴后继,不断为建设生活和精神家园奋斗不息。

#2008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恒久的悲情与欢乐的“纪念”。汶川大地震认真地考验了我们,中华民族在泪水中团结得像一个人;北京奥运,是尊严,是自豪,也是考验,中国人向世界伸出真诚之手。

#世界之善感动我们,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分担我们的艰难、分享我们的欢乐的朋友!“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人性的根本。中国牵动全人类的大悲和大喜,都深层地证明不同文化最丰富的内涵是和谐。

#《汉学研究》第十一集,孕育于雪灾和地震之中,诞生于奥运圣火熊熊燃烧之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人类兄弟姐妹般拥抱在一起,共同面对,共同祈福,共谋发展。《汉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异质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是为了寻找可以照见和发现自己的镜子。

#这一集《汉学研究》有熊文华教授在撰写《英国汉学史》的实践中悟出来的学术体会一文,值得一读。关于对汉学史的编撰,尚是一个较新的学术问题,有待学者深入探讨。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汉学在世界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集在魏思齐神父的帮助下终于搭建了“意大利汉学研究”这个栏目。“汉学与国际汉语教学史之关系研究”,其实是旨在探索汉学的发生史,因为我们习惯上所称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汉学历史的奶妈。“华裔汉学研究”是个颇有歧义的新栏目。程抱一和叶嘉莹、夏志清、杜维明诸先生都是在异国耕耘了半个多世纪以上的华裔学者,其学术思想无疑兼有东西方两种文化亲密融合的学术视野,因此他们丰富的学术著作里便有了很浓的“汉学”色彩。东西交融,出神入化,可以将人类不同文化拉得更近,华裔汉学家的劳作与学术思想,似乎就是一座让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桥梁。

#《汉学研究》“移师”学苑,连同“列国汉学史书系”,便组成一个令学界甚为关注的学术“阵地”。这一景观形成,全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更因有学苑出版社领导的博大胸怀和人文精神。

#阎纯德

#2008年8月8日

P001

C1

目录

#汉学研究论坛

#国别汉学史编撰中的若干问题…………熊文华(001)

#汉学与国际汉语教学史之关系研究

#论汉语教学对汉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阎纯德(016)

#唐代外籍佛教人士汉语学习述论…………谭楠(024)

#序跋与中国文化视野

#《京华往事丛书》总序…………欧阳哲生(039)

#俄国汉学家J11P001.比丘林著作自序三题…………李伟丽 译(044)

#感受中国:艺术如爵士乐…………【美国】卡兹米埃兹·波兹南斯基 著 刘海月 译(057)

#意大利汉学研究

#意大利传教士汉学研究评述…………【意大利】马西尼(061)

#两个古老文明之间的千年对话…………张世华(074)

#六十年来意大利的汉学研究——以中国文学研究为主要例举…………陈友冰(092)

#“意大利与中国相遇:意大利汉学的贡献”——第五届汉学国际研讨会综述………【波兰】魏思齐(105)

#法国汉学研究

#试论巴黎外方传教会的在华活动…………耿昇(112)

#二战后法国的中国研究及其走向…………许光华(140)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的流播及学术特征………陈友冰(158)

#论马若瑟汉语语法论著中的中国文化因素…………李真(193)

#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之路—启蒙运动在中国的诞生…………【法国】弗朗索瓦·莫鲁 著 查璐霞 译(201)

#俄国汉学研究

#阿多拉茨基及其《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阎国栋 肖玉秋(217)

#当代俄罗斯汉学家论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李逸津(224)

#《水浒》俄译本中的文化遗失…………马琳(239)

P002

#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

#《道德经》的捷克译本——对相互间文学和相互间哲学理解的一种贡献…………【斯洛伐克】马里安·高利克 著 杜娟 译(247)

#孔子和儒学在波希米亚和斯洛伐克的接受…………【斯洛伐克】马利安·高利克 著 赵俊生 译(261)

#捷克巴别塔中的两个人物:中国—波希米亚文学交流中的马泰休斯与普什克…【斯洛伐克】马里安·高利克 著 唐亮 译(277)

#欧美汉学家研究

#论南怀仁的《欧洲天文学》…………余三乐(295)

#清初南怀仁铸造火炮的技术及其评价…………【日本】江场山起著 王妍 译(309)

#来自德国康士坦茨的传教士科学家邓玉函(1576—1630)…………【德国】埃里希-蔡特尔著 孙静远 译(326)

#国际汉学与李约瑟述略…………王钱国忠(341)

#伟烈亚力的汉学成就述评…………胡优静(346)

#亚洲汉学研究

#盐谷温的元曲研究…………周阅(357)

#啒字考…………王晓平(368)

#朝鲜王朝“领选使”金允植的中国歌咏…………刘顺利(379)

#长泽规矩也《支那书籍解题·书目书志之部》评骘……陈东辉(391)

#华裔汉学家及其研究

#论叶嘉莹诗词道路之阶段与轨迹…………徐志啸(411)

#程抱一的汉学研究之路…………蒋向艳(424)

#可读性:宗教与翻译的接受………【美国】余国藩 著 李艳霞 译(432)

#格非式的“追忆流水年华”…………【法国】黄晓敏(442)

#中国的“翻译”与近代欧洲——语言中所见中日文化变动的轨迹…………【日本】刘岸伟 著 任钧华 译(446)

#书评及信息

#趣博旨约,识高议平——《日本中国学述闻》读后………柴剑虹(451)

#稿约…………(455)

P001

C1

国别汉学史编撰中的若干问题

#熊文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出版了多部国别汉学史,其中不少是名家力作。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加速了我国国际汉学研究的进程,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与日俱增,引介了许多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促进了中外学术界的交流。

#国别汉学史的编撰是一项既耗时又复杂的工程。由于它的跨文化、跨学科、跨语言的性质,我们在查阅和翻译卷帙浩繁资料的过程中,不时发现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令人困惑的理论分析和亟待统一的记述方式。下面就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得之愚,以公诸同好,就教于高明。

#一 何谓“汉学”

#有些作者曾分别从国学和国际汉学的角度给“汉学”下定义,并对跟自己看法不同的观点提出相当尖锐的批评。其实,“汉学”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广义的“国学”,二是指外国学者对中国文化和国情的研究。我国儒家学者在不同时代提出过不同的阐述和研究儒家学说的方法,因而形成了先秦儒学、两汉经学和宋明理学。乾嘉时代经学隆盛,学派有吴皖之分。曾国藩说过:“乾隆中叶,海内魁硕奇士崇尚宏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号曰‘汉学’。”①后来学者常以“汉学”概括清儒,视惠栋派为纯汉学,而戴震派为非汉学。“汉学”的另一个含义是泛指外国学者对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科技、教育、哲学、文学和语言等中国学术和国情进行深入探讨的学问,其性质与东方学、南洋学、印度学和伊斯兰学相同。

#“国学”和国际“汉学”是两个学科概念,虽然名称和学科内容可能重叠或

P002

交叉,研究方法上也可以相互借鉴,但学者们从来不认为有将它们“并轨”的必要和可能。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国际汉学?外国汉学家有关我国历史文献和国情的研究成果到底有多大学术价值和借鉴价值?一般来说,国际汉学研究的内容多半是已经成为现实或者正在固化为历史的中国国情。许多外国汉学家对于中国了解之深刻,谈起自己所熟悉的情况来如数家珍一般。但也有一些外国学者曾经对中国进行过妖魔化的描写,国人无不觉得羞辱和反感,为此提出过种种怀疑和责问。显然,此汉学不同于彼汉学。

#国际“汉学”作为一种学科门类或体系,主要在学科所在国的学术界进行构建、推动和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汉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不但所在国学者关注,其他国家学者也可对它进行研究并从中获得借鉴,这就必然形成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跨时代、跨语种的双向或者多向交流。完整的“汉学”,在研究中学西渐的同时也涉及到西学东渐。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汉学”都不同于“红学”或者“莎士比亚学”,前者的学术资源永远处于开放和发展的状态,而后者的原始资源已经终结。

#我们对著名外国汉学家及其论著的译介和评论,主要是出于交流和借鉴的目的。具体地说,成功的外国汉学家在自己的著作中所表现出的独特视角、严肃分析、公正思考和声嘶力竭的呼号,曾经在国人的良知中产生过振聋发聩的作用。在历史上,由于政治或技术方面的原因,中国学者所能进入的信息渠道有时并不畅通,因此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研究中的分析和判读。成功的外国汉学家多数采用比较历史学、比较文化学、比较社会学和比较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遵循所在国的学术传统,注重数据和资料的科学删选、逻辑推断和田野考察,从新的角度和语境(例如在史学研究中采用数量分析、问题史学、实证主义和跨科学研究的方法)中来透析现象,分析问题,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用传统的、个案的或者微观的研究方法无法得到的东西。在面对当今全球化合作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对于国外汉学的研究无疑会有助于增进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了解,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对历史和现状的审视,可以加强国内外学术界的往来和合作。关注国外同行的研究,增进跨国研究机构之间的对话交流,是中国学人融入国际学术社会的途径之一。

#当我们对国外的汉学资料进行整理、翻译和研究时常常发现,许多平时习

P003

以为常的现象我们未曾觉察到其中的问题,有些重要概念的界限似乎还模糊不清或者尚存争议,对于有些理论的提出往往仅从本国或者本阶段角度去理解,而没有把它放到视野更为广阔的历史环境中去探讨和思考。这些疑惑,部分是因为历史年代久远,原文或原作者的陈述不准确所引起的,部分是因为我们个别研究人员的历史知识、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不足造成的,部分是由于作者缺乏唯物主义史观、受到商业炒作的干扰或者为一己私利的编造而产生的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归纳和总结这些问题,明辨真伪,对于开创国际汉学研究的新局面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人对于国学的学习和研究主要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它承载的知识和养分化为一种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国际汉学与国学研究的不同之处。

#西方国家为什么要教授汉语?西方学者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社会、军事、宗教、教育、科学和习俗?

#2003年6月英国汉学学会发表的《关于英国学校的汉语教学》报告中,执笔人埃奇希尔高等教育学院高级讲师詹尼·克莱格(Jenny Clegg)在《引言》中写道:“中国之所以举足轻重,至少不只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以及所拥有的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二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一座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动力站。中国在2001年12月了加入世贸组织,这对于世界贸易和投资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全世界百分之十的经济活动在中国展开,随着今后数十年可能出现的倍速增长中国经济还有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一种主要语言,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商业语言。中国是英国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市场。联合王国的一些公司因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他们失去了生意,中国就是经常发生文化误解的一个国家。”②

#据2006年1月17日英国《卫报》报道:英格兰布赖顿学院已在当年九月引领该地区公学之先把汉语作为全校1,200名学生的必修课课程。报道援引新任院长理查德·凯恩斯(Richard Cairns)的话说,一年前中国取代了英国世界第四经济大国的地位,该校的决定是对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中国重要地位的确认,他要让学子们对于21世纪的现实有所准备。

#2007年5月23日英国专业学校和学院基金会主席西里尔·泰勒在英国议会下院谈到普及汉语普通话的重要性时说:“我愿意见到所有语言学院把普通话列入课程,越快越好。”5月24日英国《独立报》载,英国250所语言学校

P004

已经接到上级通知将作为“明日语言”的汉语列入教学计划。③

#直到20世纪初,在西欧还有不少人怀疑汉学是否可以构建成一门学科,几年前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的毕业生汉斯·奎日波(Hans Kuijper)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上万言的文章。现在国内学术界也有个别学者提出一种新理论,认为广义的汉学不是一门学问或者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意识形态,狭义的汉学学科意识形态倾向往往被隐蔽在学科理论的假设之中,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应该对汉学知识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否则就会产生“汉学主义”,就可能导致“学术殖民”的危险。这是否属于一种虚拟命题还有待深入论证,但至少可以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对于国学和国际汉学的了解是片面的,所谓的“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概念是含混不清的。

#二 关于“汉学”与“汉学研究”

#“Sinology”(汉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耶稣会士的著作和书信中,中外学术界对它的理解不尽一致。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教授傅海博(Gauting Hertbert Franke)认为:“1838年‘汉学家’(Sinologist)这个字出现,不久之后(1857)又有一个目前已不太用的字‘汉学人’(Sinologer),令人想起不太好听的‘占星人’(astrologer)。‘汉学’(Sinology)一字谓著‘对于中国事物的研究’,似乎更是晚出,在1882年才正式出炉。因此,大约在1860到1880年间,这个希腊和拉丁字的混合体及其延伸出来的字义才被普遍使用。也就在这个时期,对于中文以及中国的研究逐渐被认可为一个学术的研究。”④

#“汉学”的确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十分宽泛的词语,目前存在着含混不清甚至随意定义的情况。有些文章和专著的作者把“汉学/中国学”和“Sinology/China study/Chinese Studies”分别理解为下列词语的同义语:

#●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国情的学习或研究,如“British Association forChinese Studies”(英国汉学学会);

#●汉朝的,如说“恃宋人之类书以讲汉学”;

#●中文(汉语),如:“Chinese studies in UK schools”(英国学校的汉语教学);

#●汉族的语言和文化,如说“有‘汉学’,是不是也应该有‘蒙学’、‘满学’

P005

和‘藏学’?”

#●中国断代史研究,如说“Warring States Sinology(战国汉学)”;

#●中医中药理论,如说“Medical Sinology(医学汉学)”;

#●国学,如一则新闻报道所说:“A new college of Sinology has been set up inthe Renmin University(人民大学新设国学院)”;

#●中文的或者中文系的,如说:“students of Sinology”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学”最早是否从日文汉字“支那学”转译而来?与美国和西欧的区域研究所用的“China Studies”或者“Chinese Studies”是否存在对应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就英语而言,“Sinology”现在多用于指称对中国国情的学科研究,而“China studies”或“Chinese Studies”则较多用于指称有关中国国情研究的课程设置。把“Sinology”和“China Studies”看作具有“传统”和“现代”内涵差别的相对术语是缺乏依据的。如果人为地把两者区分开来,那么很多英文汉学文献就无法让人读懂。

#1815年1月16日,法兰西学院开设了“中国和鞑靼——满语与文学”讲座,由27岁的雷慕沙(Jean-Pierre Abel Rémusat)担任主讲。许多欧洲汉学家把那一天视为欧洲汉学历史的开端。这样的分期原则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因为18世纪以前欧洲传教士、外交官、学者和水手撰写的有关中国国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学科理论、知识系统、研究方法、学术规模和应用对象,而多半都是在传教、外交和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的运作,因此不是真正学科意义上的“汉学”。“汉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殿堂和研究部门,并因此形成自己专业化的团队,发展了学科分工、知识资源和国际协作渠道,才是欧洲汉学史开端的标志。

#按照现代学术观点,“汉学”到底应该涵盖多少有关中国的学科?比如说汉语(古汉语、现代规范汉语和汉语方言)、满语、藏语和蒙语等算不算“汉学”的涉科范围?一些学者认为汉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技能仅仅是研究中国国情的工具和学养,因此把研究中国语言的学者排斥在汉学家的行列之外。

#由于历史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16世纪以前西方国家对中国国情的研究很少,偶尔见到的一些西方人写的有关中国的书不过是一些传教报告、译文转述、海员见闻或者肤浅的读书感受,真正形成一门学科至少是在19世纪之后。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汉学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欧洲学者此前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属于“前汉学时期”的研究。

P006

#慎言“中国不存在汉学研究”!首先,在汉语的词库中“汉学”包含着如前所述的两个不同概念;其次,“汉学研究”在汉语语法中既可以是同位结构,也可以是定中结构:前者表示的意思是“以中国国情和文化为对象的研究”,而后者表示的意思则是“对于国际汉学研究之研究”。

#三 关于汉学家的资格认定

#近年来,在汉学评论文章和新出版的工具书中,常常可以看到国外这个汉学家那个汉学家的名字,说明国际汉学家的人数在增加。学术阵容的强大是学科兴旺的标志,有这么多的外国人关心中国的事情,我们无不由衷地感到高兴。但是也有一些好事者去查阅资料,发现某某家原来是仅仅写过一两篇有关中国文章的中文系教师、中文系毕业生或者一般的新闻记者,于是怀疑给人家戴上“汉学家”高帽子是否出于恭维或者商业炒作。

#从英语的意义来说,所谓的“Sinologist”(汉学家)、“China expert”、“oldChina hand”(中国通)、“China students”(中国国情研究者)可以是学术界对于研究中国国情的外国学者的通称。这些都不是学衔,没有也不可能得到一个权威机构对他们的资格认证。

#英语和汉语对等词语的概念范畴经常是不可能完全重合的。过去“lady”是指“贵妇”,现在的含义只相当于“女士”。“librarian”在英国英语中相当于汉语的“图书馆馆长”,而在美国英语中就是“馆员”。在英语汉学著作中偶尔能看到“a three-month old Sinologist”,他们并不是“刚晋升三个月的汉学家”,而是对汉学界尚未入流者的调侃。所以,不能看到“Sinologist”就称呼人家“汉学家”。

#许多国际汉学组织在吸收会员的资格标准方面并不严格,甚至还可以吸纳研究所一级的集体会员,但是“汉学家”的称谓通常用于至少有两本专著并多年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

#不同的西方人对于中国事物有不同的兴趣。大致说来,宗教界关心的是中国的宗教发展状况和传教条件,工商界注意的是在中国的投资范围和市场变化,外交界感兴趣的是与中国发展关系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新闻记者则是考虑如何执行国内总编室下达的指令发稿,而一般的西方旅游者更想了解的多半是中国各地的风俗人情和山川地理。他们回国后写的见闻录可以是汉学研

P007

究的资料,但不一定都是汉学著作。他们中的多数人也不关心自己的文章与“汉学”或者“意识形态”有没有关系。

#汉学当然可以构成一门学科。汉学研究的内容博大精深,大至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对外关系,天朝妇女的地位,中国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清朝的工资的发放形式;小至高岭土的成分分析,绿茶的品质鉴定或者中国各地《茉莉花》歌词和曲调的对比研究。显然汉学不是个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是以道听途说拼凑出来的花边小品。尽管汉学可以是个人书斋中的研究课题,可以是高校设立的一门有深度和水平层次的课程,也可以是对华外交家身份和资格象征的一种学养,更可以是国际战略家和军事家的苦修科目,但是在指导制定对华政策、开拓对华贸易市场、增进对中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无论何国何时,汉学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代替的。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有条件有兴趣的明智外国政治家和学者都十分关注汉学研究的原因。

#四 关于影响西方汉学著作价值的因素

#从1305年起,西方天主教奉教廷之命开始派遣传教士来华,当时交通条件差,人员和经费受限制,有的人不幸死于来华途中,好不容易进入中土之士仅能在几个城市掀起小小的波澜,最后还是被淹没在他们所格格不入的异国文化大潮之中。16世纪后欧美传教士再次来到中国。由于个人背景、客观环境、来华使命和所受教育的不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在华生活工作和研究成果。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西方外交家、传教士、冒险家、政客、商人、学者来华的人数大量增加,其中不少人加入到本国汉学研究者的行列。

#一般来说,影响到外国汉学著作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作者个人的专业学养、知识面和学术资格是否具备。一张大学中文系的学士文凭充其量只能算是入场券。自学成才的汉学家确实大有人在,但他们都是以非凡的毅力克服困难,经过无数个废食忘寝的白天黑夜之后才写出好作品的。二是个人对于资料和素材的把握是否全面,是否善于鉴别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所提供资料的价值。三是选题是否恰当,太刁钻古怪、猎奇冷僻的论文往往缺乏读者,只能留着自我欣赏;太耸人听闻、夸大其辞的,一旦被发现虚假内容就可能受到行家的怀疑和冷落;与本国外交、外贸、宗教、教育和学

P008

术部门关切范围相适应的选题最受欢迎,无论其信息价值、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都有利于选题的立论和项目的展开。四是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判断是否有科学依据,分析是否符合逻辑,评价是否客观可信。成果不仅要经受本国学术界的检验,也必须经受对象国专家学者的鉴别。汉学信息不可能设置专利限制。大凡知名的汉学硕儒大家都是非常注意这方面的自律,敢于接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挑战和审读,他们的著作价值也因此能得到充分体现。因为各国的国情有别,研究人员的条件和水平存在差异,汉学家所在国和所处时代与中国的关系不同,所以客观上便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系统。

#汉学研究是一项多科综合人文工程。国别和阶段的划分是为了分析、论述和研究的方便,但这种划分只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例如英国汉学发展史中的众多汉学家并不始终都是英国护照的持有者,因为国际汉学舞台是一个流动的舞台。比如对于美籍汉学家德效骞来说,因为他长期任教于牛津大学,把他纳入英国汉学史也许比单纯把他看作美国人更为重要。德籍汉学家哈隆1938年后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直至去世,也应列入英国知名汉家的行列。其他汉学家如龙彼得、蒲立本和鲁桂珍,虽然他们的祖籍分别属于荷兰、加拿大和中国,但是他们都长期活跃于英国汉学大舞台,早已为英国汉学界所熟知和吸纳。翻译家傅兰雅为西学东渐贡献了毕生精力,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一颗灿烂的星座,把他看作另类汉学家是完全恰当的。马士祖籍美国,出生于加拿大,先后供职于北京总税务司、北京同文馆、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和李鸿章组建的招商局,1909年退休后定居英国剑桥,1917年才加入了英国籍,因此也应被纳入英国汉学史中的人物谱。

#而从英国转入美国汉学营垒的白之(Cyril Birth)和史景迁(JonathanSpence)等人,则应属于美国汉学史编修的人物,把他们放到主体研究国来介绍也许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

#法国、德国、荷兰和瑞典汉学家中也有类似情况。

#五 关于中国文明史上的成就和西方汉学家的评价

#每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有其光辉灿烂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的一面。盲目地夸大自己的过去,羞于谈论本民族在历史上领先于世界的成就,或者居高临下地看待他国的文明,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