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献出版 >> 海外汉学研究丛书 >> 正文

传教士汉学研究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2-06-05 [来源]: [浏览次数]:

传教士汉学研究

作者:张西平著

出版发行: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5月

丛书名:海外汉学研究丛书

内容摘要:

从传说中,欧洲人得知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中国,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对人类的童年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欧洲人被深深地吸引了,无意中形成了敬慕古老的中国文明的风气。于是汉学在欧洲出现并日益发展。从由耶稣会士的宗教精神支撑的汉字研究的雏形,到十九世纪学院式汉学的建立;从二十世纪初涌现的一批对今天的学者仍有深刻影响的汉学大家,到二战后美国汉学的厚积薄发式的后来居上和欧洲在先进史学带动下的汉学的反思与再升华,西方汉学留下了一条漫长而充满了生命力的发展轨迹,这也正是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轨迹。正是沿着这一轨迹,中国与西方的距离被拉近了。

传教士汉学的学术特点很明显。从西方学术和文化的角度来看,传教士汉学实际上是西方汉学的奠基石。东来教士及欧洲本土学者相偕并进,在欧洲的东方知识演进的过程中,入华的传教士所起的作用是至为关键的。无论天主教的传教士还是基督新教的传教士,他们中绝大多数长期生活在中国,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十分可观,时至今日也仍是欧美汉学家们案头必备之书。传教士汉学的独特性还在于,作为一种对东方文化的介绍和研究,它与西方思想的变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在18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