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会议 >> 正文

“回顾与前瞻: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5-12-21 [来源]: [浏览次数]:

我校与马来亚大学成功举办“回顾与前瞻: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一直在研究这些倡议对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所造成的可能性影响。

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5年11月25-2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马来亚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共同主办,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孔子学院、亚欧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亚非学院、中国马来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回顾与前瞻: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韩国、美国、英国等9个国家的38名学者作为主讲嘉宾参加,吸引了百余名马大师生及社会人士前来参会。

在开幕式上,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吴政平、马来亚大学校长拿督莫哈末阿敏、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张西平分别致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等媒体以整版的篇幅报导了会议盛况。

此次研讨会分别从“一带一路的历史展望”、“一带一路的经济效应”、“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教育联系”、“中国周边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反应及看法”、“从历史、文化及宗教方面来看中马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在哲学领域的互动”等9个议题进行研讨,并设有互动问答环节。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该如何恢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力?它是否会促成区域地缘战略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中国该如何制定更理想的外交政策以提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东南亚的成功率?中国软实力战略能否提高中国的影响力?而马来西亚和中国又将以何种方式在双边合作中获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借鉴以及沿线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作用?发言学者都一一进行了解答。

国内参会学者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行政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我校作为共同主办单位,共有4名学者参会。其中,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为大会做主旨报告,他发言的题目是《满剌加:东西方利益的交汇点》;国际关系学院张志洲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中国文化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意义》,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管永前副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一带一路”的国际反应与对策初探》,亚非学院韩笑老师发言的题目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的传播》。

马来西亚地处马六甲海峡,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中国在东南亚重要的伙伴国,多年来两国保持友好而密切的积极关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和马来亚大学合作组织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精神的典型例子,对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