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会议 >> 正文

“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0-30 [来源]: [浏览次数]:

金风送爽,寒露凝霜,在这个秋意渐浓、凉意纷至的十月,“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22会议室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北外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法国滨海大学"历史、语言、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HLLI, Universitédu Littoral Côte d’Opale)协办。

在开幕式上,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梁燕院长、法国滨海大学国际交流合作东亚方向负责人马骊教授分别致辞。梁燕院长回顾了中法两个研究机构从一步步接触、交流,到通力合作的历程,特别是在今年,取得了中法两方面学者和青年学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博士论坛的重要成果。梁燕院长对马骊教授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对法国学者远道而来表示热烈欢迎。马骊教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中外学者参会提供的研究成果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会议主办方的周到安排和倾力付出也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本次会议从跨文化的角度集中探讨自丝绸之路建立以来中西文化的接触与互动,以及带来的对各自文化的影响。主要议题有:1.丝绸之路与中西经贸往来;2.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鉴;3.丝绸之路与中西物质文明交往;4.西方汉学史研究。会议共有19位中外学者发表主题报告,从历史文献、历史人物、语言文字、区域文化、外交贸易以及汉学发展等各个角度对丝绸之路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展示了双方学者在这些问题上的深度思考。

24日上午,法国滨海大学Arnaud BECUWE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延风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莫旭强教授以及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叶向阳、顾钧、黄丽娟教授进行了发言。

论题包括从古代阿拉伯地理文献看丝绸之路陆海道路的联结、从郑和下西洋看和平外交与国际贸易、从翻译角度看中英早期的交往以及文学角度的中美女性知识分子的环太平洋叙事等。

24日下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谢明光博士、郭景红副教授、谢辉博士、麦克雷教授以及硕士生张思远、中国人民大学雷立柏教授以及法国里昂大学Brigitte VASSORTROUSSET教授分别进行了发言。

对中国历史在欧洲、俄罗斯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法国与西方中国的认知以及明清之际汉学等话题发表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

25日上午,法国滨海大学马骊教授、Joelle NAPOLI教授、北外中文学院石云涛教授以及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李真副教授、罗莹副教授和管永前副教授分别进行了发言。

就海上丝绸之路、古代阿拉伯地理文献、耶稣会士手稿以及印度中国研究等方面对丝绸之路的影响及意义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闭幕式上,马骊教授和顾钧教授分别代表双方对会议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会议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8级硕士生曹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