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下午,“戏曲:游走于文化与艺术两端”讲座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22室成功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以民间戏曲为主题,围绕戏曲艺术和民间文化的共生关系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主持。
刘祯教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不仅在戏曲史和戏曲理论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也密切关注着戏曲艺术与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发展前景。因此本次讲座不只是为同学讲授纯粹的民间戏曲历史和理论知识,更是以戏曲的实践为中心,由现实回溯历史,由历史启示未来,从艺术和文化层面探讨戏曲的发展走向。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刘祯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作为艺术的戏曲在当代的发展现况。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戏曲的艺术体制随着时代潮流而不断完善。1949年以前,传统的戏曲体制主要是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主角挑班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推行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既重视对戏曲本质的传承,又重视传统艺术在新时代中的变革和创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的戏曲改革运动主张“改人、改戏、改制”,意在追求舞台艺术体制的完整性。经过政府领导和戏曲专家学者的不懈探索,中国戏曲建立起导演制为主的新型剧团体制。同时期,文化部制定了“三并举”政策(即现代戏、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三者并举),在实践层面为现代戏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2002年以来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以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评选标准,每年度评选出十台戏曲、话剧、音乐剧等艺术作品,成为体现国家艺术水准、艺术追求的代表作品。
接下来,刘祯教授从文化冲动、文化生态、观演互动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戏曲的文化本质。李泽厚曾在《说巫史传统》中提出,理性化的巫史传统是中国文化特征的根源。国内学者也普遍认为戏曲起源于巫覡、傩仪和蜡祭。刘教授认为,傩文化是非常完整的文化体系,是活态的原生态民间文化,而戏曲则是这种文化行为的呈现方式之一。刘教授近年来致力于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在讲座中也通过丰富详实的图文资料为学生再现了道真隆兴镇联心村香树湾傩班的祭祀仪式,展示戏曲的文化生态。刘教授坦言,民间的祭祀仪式是真正的大戏剧,然而学界对以祭祀文化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研究甚少。民间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有效推进戏曲艺术的发展,也将成为文学、宗教研究的新的学术增长点。观演关系的双向互动是戏曲实践中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戏曲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生机的重要原因。古代戏曲通常是由祭祀的需要衍生而成,实用性较强,即使在天灾和战乱发生时,戏曲在民众生活中仍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戏曲的民间演出中,演员和观众的互动状态是十分理想的,而当今的戏曲演出常常把观众置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戏曲和观众的脱离成为了戏曲发展的危机所在。只有总结戏曲发展的历史经验,恢复良好的观演状态,充分发挥戏曲的祭祀性、娱乐性、教化性、审美性和多元性等功能,才能让中国戏曲成为世界三大古老戏曲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刘祯教授阐述了戏曲与艺术、文化间的共生关系。一方面,艺术是戏曲作为文化的本体提升。从以俗为性的南戏、雅俗共赏的元杂剧,到雅化的明清昆曲和俗中含雅的京剧,戏剧一直是朝着精致化、高雅化和艺术化的方向发展的。另一方面,文化是戏曲作为艺术的生命涵容。艺术性是戏曲发展的最高追求,但戏曲的根脉仍源于民间,源于生活,戏曲的精致化并不意味着与文化形态的隔绝。例如当代社会祭祀文化虽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但那些偏远之隅祭祀演出的遗存依旧展现着民间文化强大的生命力。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对戏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文化部颁布的“三个一批”政策(即“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既体现了非遗的思想精髓,也为戏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讲座尾声,刘祯教授总结到,传承戏曲文化的关键,在于回归戏曲的原点,认清戏曲的文化属性和本质,为戏曲发展灌注新的活力。梁燕院长盛赞刘祯教授通贯古今的学术视角,并指出当下戏曲危机唯一的解决方法便是回归民间,关注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刘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7级研究生王雅楠、黄慧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