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专题系列) >> 正文

“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12-13 [来源]: [浏览次数]:

2017年12月8日下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一个亚洲”2017年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在北外图书馆三层报告厅成功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魏崇新教授以“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为题作了精彩演讲。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主持。

围绕本次讲座的主题,魏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概述,包括:文本旅行、墙外花香、游子回归以及历史启示。

首先,在讲座的“文本旅行”部分,魏教授介绍了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各国的传播,即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在内的汉文文明圈,并以传播的有利条件、传播的媒介形式和传播的文献例证等三个因素,论述了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传播的可能性与历史史实。谈到文化外传的有利条件时,魏教授指出由于东亚各国地理位置的毗邻、采用相同的汉文字以及遵循儒家思想文化,从而为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论及文化外传的媒介形式时,魏教授分别列举了中国政府的赠书、外来使节僧侣的购置和商贸活动的文献出售等实例,并以朝鲜、韩国、日本和越南的文献史实,强调了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传播的历史明证。

其次,对于讲座的“墙外花香”部分,魏教授以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各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为切入点,总结了传播与接受的特点,并辅之以三个实例予以论证,同时侧重比较了接受国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认同差异。魏教授将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传播的特点概括为:距离近、流播快、接受易、效应好,并就传播与接受的方式总结为三点:中国与接受国之间的直线式传播、中国通过接受国A到接受国B之间的曲线式传播以及中国与多个接受国之间的散发式传播等方式。

魏教授以“三言”在日本的传播为例,提到冈岛冠山、冈白驹、都贺庭钟、浅井了意、上田秋成等人深受“三言”影响,并从中汲取养分进而创造了一系列本土化的读本和物语作品;又以中国文人瞿佑的《剪灯新话》在朝鲜、越南与日本的传播为例,提到由于《剪灯新话》多讲述灵鬼、爱情故事而在中国遭禁,但很快便传到了东亚其他国家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越南作家阮屿模仿其作而写作了越南现存第一部传奇小说《传奇漫录》,朝鲜作家金时习的《金鳌新话》也有明显的模仿痕迹,尤其在日本,刮起了一阵“牡丹灯笼”现象,相继出现了像《御伽婢子》、《雨月物语》等此类作品,魏教授为此重点讲述了《牡丹灯记》的文本故事,娓娓道来,既风趣生动,又令人印象深刻;魏教授还以明末清初青心才人的长篇小说《金云翘传》在越南的传播为例,介绍了越南著名诗人阮攸据此而改编的越南六八体喃文叙事长诗《金云翘传》,从而一举奠定了他在越南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之后阮攸的《金云翘传》通过译成汉语,又重新回归母体,这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再认识有着特殊的意义。

另外,魏教授认为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各国传播与接受时的认同差异,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中国的非一流小说在接受国大受欢迎,如《游仙窟》、《剪灯新话》、《金云翘传》等在中国本土非一流作品,在接受国其影响甚至超过了一流作品;二是中国的一流小说在不同的接受国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三国演义》在朝鲜更受欢迎,《金瓶梅》则几乎没有影响;而《水浒传》和《金瓶梅》在日本则更受青睐;《三国演义》对越南的历史小说则产生了很大影响,魏教授指出这些现象都很值得大家去研究,并重点强调了《水浒传》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不仅出现了“水浒热”,而且出现了以曲亭马琴、建部绫足、山东京传为代表而创作的一系列《水浒传》的翻案作品。

接下来,讲座内容来到了“游子回归”部分,魏教授主要介绍了那些漂流异国的小说文本在本土佚失,最后又重新回归故国。如:唐代作家张鷟的《游仙窟》在中国曾失传一千多年,后由清末驻日公使黎庶昌影印寄回国,而日本古代小说《浦岛子传》、《源氏物语》皆受到该作的影响;“三言”亦直到二十世纪从日本复制其原貌,才算完璧归国;《型世言》在中国佚失近四百年,于二十世纪末在韩国汉城大学图书馆奎章阁发现其海外孤本,影印回国之后才具有了完整的“三言”、“二拍”、“一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由罗振玉于二十世纪初在日本发现,影印归国后,才揭开了《西游记》的成书之谜;《金瓶梅词话》唯一完整本藏于日本光轮王寺慈眼堂,不失为一段东瀛奇遇。这些佚失海外的中国古典小说,如同漂泊的游子回归故乡,最后又反哺母国。

最后,围绕讲座的“历史启示”部分,魏教授提出了研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四点启示:当今研究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要注意文学传播与影响问题,要具备世界视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外传的历史和轨迹,对于完善中国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意义;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历史的借鉴意义;对于今日重建东亚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梁燕教授对魏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认为此次讲座是一场营养丰富且信息量很宏大的学术盛宴,并认为意犹未尽。还提醒在场的同学们在写硕士、博士论文时,要注意从个案研究入手,注重文本的接受、影响研究,同时不要忽略对中国文学本体的研究和学习。

此次讲座,魏教授引用了详实的文献材料,以风趣的演说,将“中国古典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影响”讲得生动有趣、条分缕析。最后的师生互动环节,各院系的同学积极提问,魏教授都一一给予了详尽的解答,同学们受益良多。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曾宝乐供稿)

主讲人简介:

魏崇新:1997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授,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八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二届政协常委;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与“北京市优秀工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已出版的学术专著与编著包括:《市井新声》、《说不尽的潘金莲》、《明清小说观止》(主编)、《三国演义导读》、《文学》(汉英双语)、《中国文学史话·明代卷》(主编)、《卓立特行》、《比较文学视域中的中国古典文学》、《国学读本》(合编)等。主持科研项目多个,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被《文摘报》等刊物转载学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