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下午,“东西方戏剧进程”讲座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22室成功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彦君教授以东西方戏剧为主题,围绕戏剧及其起源、成长定型、分离、再融合和多元化发展,全方面阐述了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历史含蕴。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主持。
讲座的第一部分,刘教授讲述了东西方戏剧的起源。对于戏剧起源,历来有三种说法,其一,戏剧源于祭祀仪式;其二,戏剧源于游戏活动;其三,戏剧源于人的表演天性。其中有90%的人认为,戏剧无论东方或者西方,应源于祭祀仪式,而这与史前人类的生活状况和思维方式有关系。“万物有灵”,人类将自然界中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于神灵,将地震、山洪暴发等现象认为是神灵对人类的惩罚。为避免被责罚,人类向神灵祭祀,时间一久,便形成一套行为固定而完整的祭仪。在西方,柏林博物馆收藏的一根石柱记载了阿比多斯庆典,包含四个部分:序曲、游行、死亡与复活,讲述了年轻的国王死亡后复活的故事。而在中国,装扮因素、娱人因素和表演因素的逐渐融入戏剧,使戏剧发展也经历祭神-娱神-娱人的过程,如楚辞中的《九歌》和贵州傩戏。
第二部分,刘教授讲述了戏剧的成长与定型,主要以古希腊戏剧为主。古希腊戏剧是在酒神祭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众性社会活动。希腊古典时期实施议会民主制,政府出资演出戏剧,因此戏剧表演成为一种公古希腊戏剧以英雄故事为题材,演员表演时均穿着厚底靴、带着面具,歌队唱歌、演员表演和诗歌朗诵等形式有机结合,使古希腊戏剧成为一种综合性戏剧样式,戏剧完成了定型。
第三部分,刘教授分析了戏剧的分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成为主流,更多的人开始崇尚理性,戏剧观念开始改变,戏剧呈现也出现了新变化。美术艺术的定点透视原理影响了戏剧舞台背景的设置,背景真实促进了表演真实,形成写实主义戏剧流派。由此开始,戏剧中的“歌”的部分分离出来成为歌剧,“舞”的部分分离出来成为舞剧,剩下的部分形成话剧艺术形式。而在中国,宋元杂剧和元南戏仍然是综合性戏剧样式。
第四部分,刘教授阐述了戏剧的再融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传统戏剧仍沿用“三一律”、“第四堵墙”等戏剧理论。但是新戏剧反叛传统戏剧,认为传统戏剧只是表面真实,而新戏剧则是要达到内心真实,由此形成现代派戏剧。现代派戏剧主张打破现实时序,使用倒叙、插叙等艺术方法;同时主张打破现实空间而构成一种心理空间,因此多使用想象和梦境等手法;更主张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使戏剧达到内心真实,因此具有多义性。在现代派戏剧中,表现主义代表作家有奥尼尔,其代表作有《毛猿》《琼斯皇》《榆树下的欲望》。怪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皮兰德娄,代表作是《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史诗剧代表作家有布莱希特,代表作是《四川好人》。存在主义戏剧作家萨特代表作是《死无葬身之地》。新写实主义剧作家阿瑟米勒代表作是《推销员之死》。荒诞派戏剧代表作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
第五部分,刘教授介绍了戏剧的多元化发展,戏剧在经历了一系列发展之后向戏剧本体和起源回归。质朴戏剧主张去掉灯光、舞美、服装道具,只保留演员的表演,主张演员进行即兴表演,代表作家有格洛托夫斯基。环境戏剧主张打破社会与戏剧之间的界限,以环境变化作为主题。商业戏剧则以百老汇的成功为范例。音乐剧的代表作有《猫》《狮子王》。文献剧则主张无对话、无对手戏,主张只与观众交流,剧作有《詹天佑》。政论剧有《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从湘江到遵义》等。
讲座尾声的问答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刘教授对开心麻花的商业运作模式、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文献剧与政论剧的细节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梁燕院长盛赞刘彦君教授学贯中西的学术视野,认为她将中国戏曲嵌入世界戏剧脉络,深入浅出地将中西戏剧历史完整呈现出来。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刘彦君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系硕士,河南大学中文系学士。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进修。出版学术和文化著作十余种,发表论文、评论等二百余篇,成果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出版的主要戏剧著作有:《中国戏剧的蝉蜕》、《栏杆拍遍――中国古代剧作家心路》、《梅兰芳传》、《东西方戏剧进程》、《中国戏曲发展史》、《图说中国戏曲史》、《中外戏剧史》等。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7级研究生郑朝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