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专题系列) >> 正文

"人类学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戏曲奇观"—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12-28 [来源]: [浏览次数]:

2017年12月26日下午,“人类学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戏曲奇观——以新加坡酬神戏为例”学术讲座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22室成功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康海玲老师从人类艺术学的观察视角,以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城隍神诞的酬神戏为例,细致而全面地介绍了新加坡的城隍信仰和戏曲演出习俗,以及韭菜芭城隍神诞酬神戏的演出内容、基本情况及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功能。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主持。

康老师首先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口讲起,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贸合作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艺术的传播,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随着华人的迁徙,经由这条特殊的海上通道传播至海外,走向世界,从而在海外建立了一个“艺术中华”的家园。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华人的脚步在海外不断地拓展生存空间。她指出这次讲座要探讨的重点,就是戏曲在东南亚的风貌,主要以新加波为主要研究对象。

康老师讲到,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戏曲海外传播的繁盛地带,相比于欧美澳等地区,东南亚是“艺术中华”的重镇,自1603年戏曲第一次登上了印尼的舞台算起,戏曲在东南亚繁衍生息了大概四个多世纪的时间。戏曲在这一地区的成就和影响也远胜过其他地区。东南亚不仅有独立的戏曲史,而且直到同时在今天,戏曲演出也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传播于东南亚的戏曲主体来自中国的闽粤戏,在这一点上,康老师赞同雷海忠先生的看法,称近一千年,中华民族最有生机的就是闽粤戏,它们向整个东南亚的拓植就使得中华民族世界化。而东南亚地区的戏曲传播典型尤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为代表,这三个国家各自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三个戏曲奇观,分别是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城隍神诞的酬神戏、泰国九皇斋节的戏曲演出以及马来西亚中元节的戏曲展演。

随后,康老师把目光锁定在了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城隍神诞的酬神戏,结合自己多年田野考察的经验,围绕酬神戏,系统而具体地介绍了酬神戏的诞生背景、具体内容和影响等。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新加坡的城隍信仰和戏曲演出习俗。康老师认为新加坡的城隍信仰明显而浓厚,直接移植于中国本土。韭菜芭城隍庙所供奉的城隍神象最初在1917年从福建的安溪县移植到新加坡,最终在韭菜芭一地驻足下来,随之也将城隍信仰带到了新加坡的华人群体中。

关于新加坡华人的宗教信仰特点,康老师认同陈志明所提出的“华人宗教”说,即新加坡华人普遍信仰的宗教表现十分杂糅,城隍信仰作为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肯定。这其中,基于他们“鬼神爱戏曲”的认知,戏曲就成了华人宗教祭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祭祀为戏曲的上演提供了适宜的机会。酬神娱鬼的宗教功能的发挥,是戏曲在新加坡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

而戏曲在新加坡神诞舞台上的演出习俗,康老师认为依然沿用的是中国乡间演戏的世俗通例,同时用新加坡学者赖素春的观点加以佐证,即新加坡戏曲缘起于从中国南传而来的酬神传统,中国移民到达新加坡后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建庙宇以及在庙宇周围搭台唱戏,以求神佑,如华人在新加坡建立的最早一批庙宇:粤海清庙、海唇福德祠、凤山寺等。

接下来第二部分,康老师详细介绍了酬神戏的演出内容和盛况。她讲到,酬神戏的演出分为日场和夜场,日场时间为下午两点至四点半,一般为扮仙戏,带有强烈的宗教仪式特点,如《天官赐福》、《仙姬送子》等。夜场则以大型正戏为主,时间从晚上八点至十一点半。康老师特别提出,一个世纪以来,韭菜芭城隍神诞的酬神戏从未间断过,其演出之盛在东南亚国家首屈一指。

这种演出之盛首先就表现为演出剧种众多,呈现出争奇斗艳,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其中以闽粤两省的剧种为主导,包括高甲戏、梨园戏、歌仔戏、闽剧、粤剧等。1932年以后,随着歌仔戏在新加坡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风靡,逐渐取代了高甲戏,成为新加坡最强势的剧种。

表现之二为参演剧团众多,剧目丰富。不仅有来自新加坡本土、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剧团,还包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剧团。

歌仔戏、潮剧、粤剧、琼剧等不同剧种交相辉映,同一剧种不同院团竞技切磋,勾画出了一副海上丝绸之路上戏曲交流的盛景。

康老师补充到,这些剧团当中,台湾歌仔戏院团表现尤为突出,深受当地华人喜爱。她特别强调了台湾歌仔戏院团对新加坡甚至对整个东南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列举了台湾优秀的歌仔戏剧团,如明华园天宇戏剧团、陈美云歌剧团、小飞霞歌剧团等。

表现之三为延续时间之长。城隍神的神诞为每年的农历5月28日,酬神戏的演出往往将时间拉长,通常从每年的农历三、四月份开始,一直延续到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演出时常呈现出逐年加长的趋势,2017年上演了153天的演出,创下了东南亚华人庙宇演戏的最高纪录。

第三部分,康老师侧重于分析了酬神戏演出的社会文化功能。她认为戏曲在新加坡的生存和发展不止得益于戏曲艺术自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满足了新加坡华人的现实需要,演戏这一行为的社会文化功能会显得更为宽广和重要。

这种酬神戏的演出,一是可以有效地组织新加坡华人的公共生活。新加坡的华人社会缺乏整个族群参与的活动。韭菜芭城隍神诞的酬神戏演出超越了方言族群、等级阶层、地域社区的限制,能够最大程度上给华族创作一个公众的区域,提供一种共同的生活,是华族少有的全民参与的文化行为。华人演戏酬神,这种集体行为的文化心理,反映了华族群体普遍认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演戏酬神的过程也是提升社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二是能够广泛凝聚华族的集体力量。康老师谈到,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华人虽然在数量上占百分之七十的优势,但华族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华族搬演酬神演戏,通常具有一种超常的感召力,可以促进华人相互沟通,增进彼此的感情,从而在华族民众心中激荡起一种重要力量,使他们更好地凝聚在一起。

三是彰显华族的文化权。华族的传统文化在新加坡属于非主流文化,戏曲演出是当地华族为自己争取文化话语权的一种有效形式。康老师特别提到文化话语权对海外华人的重要性,丧失文化就是丧失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历史上华族在新加坡演戏受到了诸多限制,如1856年新加坡政府颁布了针对华族演戏的监管法令,对其加以管制。但通过几代华人的不懈努力和坚守,演戏这种行为最终在新加坡获得了承认,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和权益。此外,华语戏曲要更好地加强文化权的诉求,还应该争取友族的理解和宽容,通过提升戏曲艺术自身的魅力,让更多的精品剧目走进马来族、印族等民族的娱乐生活之中,加强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状态。

康老师强调,随着社会的变迁,戏曲展演这种特殊的象征性的符号会在新的文化棋盘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戏曲在文化互鉴和民心相通的建设中也能够开掘出更多的功能和意义。

讲座最后,康老师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分析了新加坡中华文化的存在现状,以及戏曲作为跨民族文化交流载体,被新加坡社会接受的可能性等。梁燕教授为本次讲座作了总结发言,她感慨于康老师潜心治学的学术态度和田野走访的艰辛,同时也为海外华人为保留和继承本民族文化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而感动。她鼓励同学们学习康老师的学术精神,积极为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17级硕士龙艳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