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专题系列) >> 正文

“朝露与戏剧:中、英诗歌中的人生比喻及其诗学与...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6-20 [来源]: [浏览次数]:

2018年6月15日下午,由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一个亚洲”系列讲座2018年第七讲在北外国际大厦222会议室成功举办。美国犹他大学吴伏生教授做了题为“朝露与戏剧:中、英诗歌中的人生比喻及其诗学与文化意义”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顾钧教授主持。

诗歌源于人生,自然要对人生进行艺术表现。中英诗歌中对人生的比喻很多,吴伏生教授从自己的阅读积累中,提取出了最突出的两个比喻,即汉诗中的“朝露”和英诗中的“戏剧”(play)。吴教授首先分析了汉诗中含“朝露”比喻的一些例子:从“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其十三》)到“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汉秦嘉《赠妇诗》),从曹植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赠白马王彪·其五》)到曹操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再到“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阮籍《咏怀诗·三十五》)。接着吴教授具体阐述每首诗的创作背景、主题和含义,分析“朝露”这一意象在诗中所处的位置和意境及其所发挥的艺术功效。

然后,吴教授又列举了一些英诗中将人生比作“戏剧”的实例:(1)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诗人瓦尔特·洛雷(Walter Raleigh, c. 1554-1618)《论人生》(On the Life of Man)中的“吾生何谓?一场激情戏”(What is our life? A play of passion);(2)亨利·沃顿爵士(Sir Henry Wotton, 1568-1639)《论死亡》(De Morte)中的“人生是场悲剧:母亲子宫是化妆室”(Man’s life’s a tragedy: his mother’s womb is the tiring room);(3)托马斯·赫沃德(Thomas Heywood, 1574-1641)在《作者致他的著作》(The Author to His Book)中把人生如戏这一比喻进一步扩展到人类的各个阶层与方面。吴教授在展示每首诗的英文原文后,再从自己翻译的中文版文本入手,描述了诗歌中构建的不同场景,然后对“戏剧”这一比喻进一步展开解说,用戏剧结构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来对应人生由出生、成年到死亡的过程。

在第三部分,吴教授探讨了“朝露”和“戏剧”这两个人生比喻的诗学意义。吴教授指出“朝露”是切实可感的自然现象,这与《诗经》所创建的比兴传统一脉相承,比兴的定义与作用便是因物喻志,激发联想。同样地,之前所讨论的几首汉诗对“朝露”这一比喻的运用也是点到为止,以其即兴特征激发诗人对人生的感受与认识,并促使他们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相应的选择。中国传统诗学的特色也正在此,它强调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关系,将此视为诗歌产生的根源。“戏剧”则不同,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为的构建。用“戏剧”来比喻人生,便是要为人生建造一个与自然不同、高于自然的框架格局,这种“建造”的欲望,正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模仿和制作诗学。上述几首英诗中的戏剧比喻,便是一个诗学概念和范畴,供诗人制作模仿,西方诗歌理论尤其强调技艺(craftsmanship)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吴教授讲到,“朝露”与“戏剧”这两个人生比喻的另一诗学意义,便是它们分别代表抒情诗与戏剧这两种中西文学传统中的“本源文类”(foundation genre)。抒情诗所追求的是一种“感发”(affective-expressive)效果,而戏剧则是要模仿和再现(represent)某种理念与现象。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之间本来便具有一种循环关系,先是诗歌创作的某种实践激发了人们对这一实践的反思,并因此产生了对它的理解和归纳;这些理解与归纳反过来又对诗歌创作实践发生影响与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一个诗歌传统与规范。

最后,吴教授进一步探讨了“朝露”与“戏剧”这两个人生比喻的文化意义。如前所述,朝露取自自然,用自然现象来比附人生,正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儒、道两家在政治与社会思想上不尽相同,但在强调人与自然的默契上则殊途同归。与此不同,戏剧乃是人为的构建,用它来比附人生,便是要为人生这一自然现象提供一个预先构想的理念框架,按此对其进行设计加工,这正反映了古希腊哲学思想中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模仿说,即现象世界乃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作为现象世界的一部分,人类只有按照理念的模式来规划自己的生活,才能把自己从虚幻短暂的现象世界中解脱出来,以期在真实永恒的理念天国与神同在。为此,吴教授指出我们可把朝露人生观称为自然人生观,把戏剧人生观称为模仿人生观;前者主张顺应自然,后者则强调人为规划。这也正是中西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的不同方面。

在这场讲座中,吴教授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为我们直观地展示了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1892—1957)所提倡的语文学研究方法,即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来发现文学作品如何通过其独特的语言方式来反映人类内心世界。这让每位同学都受益匪浅。讲座进行到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与吴教授交流探讨,气氛十分热烈。最后,本次讲座在一片掌声中顺利结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7级硕士生韩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