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汉字对韩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讲座成功举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11-09 [来源]: [浏览次数]:

2017年10月13日下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一个亚洲”2017年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举行,韩国明知大学姜允玉(Kang Youn-ok)教授做了题为“汉字对韩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的报告。讲座由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姜允玉教授简单介绍了汉文化及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韩国作为世界上最早输入儒家文化的国家,在吸收、融合、发展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韩国本土特色的儒家文化并进行了创新。以此为背景,姜允玉教授从“汉字与儒家思想文化”、“汉字与儒教记录与制度文化”以及“汉字与儒家祭礼仪式与行为文化”这三个部分具体探讨了汉字对韩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一个部分,姜允玉教授讲解道汉字的传播总是以中原文化为先导,汉字随中原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生活方式、物质文明进入其他地区后,又反过来使得中原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深入和牢固,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汉字文化圈。接下来,姜允玉教授论证了汉字与儒家思想是何时进入朝鲜半岛的。通过对今朝鲜平壤一带乐浪郡贞柏洞遗址中出土的中国古代《论语》竹简进行研究,发现其形制、字体(隶书)、内容均与中国河北省定州汉墓出土的《论语》竹简十分相似,由此可以推测出汉字与《论语》传入韩国的时间大约是在西汉武帝时期公元1世纪左右,这一时间点比此前公认的公元5世纪提前了400年之多。以此为切入点,姜允玉教授详细讲解了儒家思想怎样随着以木简为载体的儒学典籍进入朝鲜半岛、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地区,并对这些地区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伦理礼仪、教育教学产生了延绵至今的深远影响。

第二个部分,姜允玉教授从儒教册版、《朝鲜王朝仪轨》、《漂海录》三个方面详述了汉字与儒教记录文化。姜允玉教授认为记录汉字与儒家思想文化的普及有两个因素,一是印刷术输入朝鲜半岛,二是公元958年高丽王朝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考试科目。由此开始,无论是官方的国家文献——儒教册版、《朝鲜王朝仪轨》,还是民间的中国见闻记录——《漂海录》,都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儒家思想社会的历史遗产,涵盖了文学、政治、经济、制度、建筑、服饰、饮食等方方面面。尤其朝鲜儒生崔溥用汉文撰写的《漂海录》,更是难得的记录汉文化的第一手材料,而且里面出现了大量俗字。以《漂海录》六种版本记录的俗字为研究对象,将其与中国当地俗字作比较,可以发现俗字传播与字体演变、文献方面的关联性,展现历史上汉字圈的情况。姜允玉教授将《漂海录》与《马可·波罗游记》作比较,认为《漂海录》以秀丽的汉文写成,提供了可供取资的语言文字材料,其作者崔溥对中国思想文化又有很深的认识,这些都是后者所不能及的。

第三个部分,姜允玉教授全面详实地介绍了韩国保留至今的“宗庙大祭”,并将其与日本的雅乐做对比,认为韩国的礼乐文化更接近中国明朝时期的礼乐文化。姜允玉教授还播放了朝鲜时期韩国宗庙祭礼乐的视频,以及日本雅乐视频,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向观众讲解其异同,说明两者的形式、乐器不同,但都体现了东亚地区受到的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另外,姜允玉教授还讲到了宗庙祭礼乐书《乐学轨范》、祭奠以孔子为首的先圣先师的祭祀仪式“释奠”以及释奠仪式记录《国朝五礼仪》,并热情邀请大家有机会到韩国观看每年5月第一个周日在首尔举行的“宗庙大祭”,9月孔子诞生日在成均馆大学举行的文庙释奠仪式。

最后,姜允玉教授总结道,汉字与儒家文化已深入到韩国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儒家文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对于构建“亚洲共同体”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对于维护地区间的和平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梁燕教授盛赞姜允玉教授通过展示其学术成果、学术范围内的文献、图片、视频等,展现了汉文化在域外的广泛传播,引发了听众的深入思考。接下来的互动环节,现场听众踊跃提问,提出了怎样看待当前的中国文化、汉字的废除对韩国传统文化是否有影响、当下韩国汉字书法教学情况等等问题,姜允玉教授耐心而详尽地逐个解答,使大家获益良多。最后,在依依不舍的氛围中,姜允玉教授、梁燕教授与所有听众合影留念,纪念这一次学术盛宴。

主讲人简介:

姜允玉,1960年生,韩国首尔人。本科毕业于韩国成均馆大学,硕士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进修博士课程、担任金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现为明知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明知大学东亚细亚研究所所长、韩国中文学会理事、中国语文学研究会理事、韩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韩国汉字学会理事、《中国语文学论丛》、《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编委。主要从事春秋战国文字、出土儒家文献及上古汉语史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古汉语研究》、《中國语言研究》、《中语中文学》和《中国语文学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并完成韩国教育部多项项目,曾赴美国、日本、加拿大和中国、港台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从事合作研究。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7级硕士生韩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