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美国30所最优大学东亚系中国研究的现状分析”讲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12-28 [来源]: [浏览次数]:

2016年12月26日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一个亚洲”基金会(One Asia Foundation)资助的“一个亚洲”系列讲座第十六讲在我校图书馆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洪涛教授作了题为“美国30所最优大学东亚系中国研究的现状分析”的学术讲座,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的叶向阳老师主持了这一讲座。虽临近期末,同学们却热情不减,整个报告厅里座无虚,来自北外以及其他院校的老师、学子们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叶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刘洪涛老师及其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在听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刘教授开始了他关于美国大学东亚系中国研究现状的报告。首先,刘洪涛教授对讲座的题目进行了解释:“东亚系”并非某一个美国大学里某一个特定的院系,而是对美国大学中类似于“东亚语言与文学系”、“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等全称的简略说法。据刘教授介绍,本次讲座基于他本人与其带领的几位学生所开展的一项两年多的调查,而他向大家展示的则是对此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参照著名的US News今年公布的美国大学综合排名以及具体大学东亚系的实际水平和在学界的口碑,他们将布朗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30所美国大学列入调查名单,而资料则主要来源于各大学东亚系官网,也通过谷歌、百度、学者博客和微博等途径对其进行了补充。资料搜集的截止时间则为2014年底。

刘教授向大家讲解道,本次调查统计的项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国研究在东亚系的地位;二是研究人员的族裔、出生地与职称分布;三是研究人员的受教育背景;四是中国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学者简介。在调查中,他们将统计人员范围分为终身系统中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以及非终身系统中的讲师。

其一,在中国研究在东亚系的地位方面,通过对30所大学东亚系的四类研究人员进行的统计,刘教授得到以下数据和结论:中国方面和日本方面的学者为主力军,占到了东亚系研究人员总数的73.62%,而中、日两国研究又基本上平分秋色。

其二,在研究人员的族裔、出生地与职称分布方面,刘教授用多张图表向大家展示,大陆背景的研究人员与西方国家背景的研究人员在总数上基本持平,但随着职称的升高,大陆背景学者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刘教授解释道,这说明大陆学者进入到美国学术圈的时间较短,实力还未完全发挥出来,但同时他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陆学者在高职称研究人员中的所占比例也会逐渐增加。

其三,在研究人员的受教育背景这一方面,刘教授用一系列图表向大家展示了他在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后发现的规律:在美国大学东亚系任教的学者中,虽然在西方国家接受本科教育和在大陆接受本科教育的学者人数差别并不大,但是到了硕士、博士阶段,二者却明显呈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西方学者数量显著增加,而同等学位的大陆学者数量则大大减少。刘教授认为,这说明从研究人员的教育、培养,特别是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现今西方仍然在美国的东亚学里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其四,在中国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学者简介这一方面,借助调查所得的数据以及对其进行的分析,刘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北美30所最优大学东亚系中国研究三大领域的学术状况:首先是汉语教学与研究蓬勃发展,而其研究人员也大多来自于华人地区,其中又以中国大陆最多。在刘教授看来,他们既具有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化背景,又往往受过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训练,因此成为美国大学东亚系汉语教学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其次,古代中国研究以传统汉学为根基,底蕴深厚,稳健发展。在刘教授的统计数据中,从事这一研究的学者人数居于第二位,若以拥有教授职位的人计算,则排名第一。刘教授认为,经过数十年的学术积累和承传,这一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学者,产生了广泛影响。再次,现当代中国研究也日益活跃,不断壮大。刘教授指出,现当代中国研究开始进入美国大学东亚系是在二战之后,虽比中国古代研究晚很多,其成长速度也不容小觑。除此之外,刘教授也举例对当前在中国研究领域作出重要学术贡献的美国大学东亚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报告接近尾声时,刘教授总结了三点结语:第一,中国研究在美国大学东亚系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第二,中国研究的三大领域齐头并进,各显特色;第三,更多西方族裔的学者占有较高职位,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生的学者则更多聚集在较低职称,人数随职称升高而减少,且来自大陆的学者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刘教授向大家讲道,这表明大陆学者在美国大学中国研究领域学术影响力的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预见,在今后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发展中,他们会逐渐站稳脚跟,在这一领域走得更远、更高。再者,目前在美国大学东亚系的华人学者中,来自台湾的学者有着更大的影响力,但来自大陆的学者已经开始展现实力,正在后来居上。

其后,主持人叶向阳老师精辟地总结了刘教授的报告:刘洪涛教授用大量采集到的数据给我们展现了美国研究中国学的宏图,其中也不乏精细的个案。叶老师指出,刘洪涛教授讲座中的一些内容,尤其是关于目前美国大学对古代中国研究的内容,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们之前的一些刻版印象,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听众们踊跃发言,几位老师和同学利用此次宝贵的机会,从我们对美国区域问题研究刻板印象的成因、华裔学者职称不高的深层分析、受调查学者的国籍以及调查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等角度对刘教授提问,刘教授都一一进行了细致的回答,使听众们获益匪浅。老师同学们的热情也使得整个讲座在不知不觉中超出了原定时间,在最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刘教授精彩的讲座取得了圆满落幕。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陈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