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应我中心邀请,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大学文学院季进教授为我汉学中心及中文学院广大师生作了关于“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题讲座。季教授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背景出发,借由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这一导入性概念,阐发了中国现代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触发国内外学者构建共有的、想象性的学术共同体的可能。
季教授的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历史谱系和发展现状,海外和本土的互动关系,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三大路向。季教授历数以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为代表的三代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军人物,对该领域内的学者及其成果作了系统性的梳理。海外学界的“理论热”对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野,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当下,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态势也愈发受到重视,域内外开始重新审视历史论述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对历史性的多元化认知,已成为普遍共识。
季教授同时指出,较之海外学者研究时所受到的较少制约和束缚,国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基本上还停留在文学文本、文学生产的研究层面。因此,季教授认为国内学界只有坚持自身研究的主体性,对海外研究展开独立的反思,真正将海外视角与本土资源相互结合,才能够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建构贡献力量。
讲座由中文学院魏崇新院长主持,汉学中心顾钧教授评述。魏教授全面介绍了季进教授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果,对季教授主持出版的一系列有关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译著丛书给予高度赞扬,并评价季教授是“与国外学术界接触最为密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之一。讲座后,季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问答互动。
此次报告为我中心“海外汉学与中国学术重建”系列讲座的第13场。按计划,下一场将由北京大学陈跃红教授带来题为“跨文化镜像:寒山的域外遭遇”的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前来旁听。
讲座人:季进,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钱钟书研究,出版专著和译著数十种。师承李欧梵教授,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作家有着长期友好的学术合作关系。
“海外汉学与中国学术重建”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