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孙尚扬教授应邀来到我校,在中文学院文华厅主讲了“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学术重建”系列讲座的第十讲,讲座的题目为“天主教圣爱观与儒教仁爱观融汇的可能性与困难——以明末天主教徒王徵为例”。讲座由海外汉学中心的张西平教授主持,北外各个院系的师生都积极参加了这次讲座,并在讲座后与孙尚扬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孙尚扬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1991年至1996年曾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领域有:中国基督教史、宗教社会学。著有《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利玛窦与徐光启》、《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基督教哲学在中国》(合著)、《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合著)、《宗教社会学》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本次讲座以明末天主教徒王徵为实例,探讨了天主教圣爱观与儒教仁爱观汇通的可能性与困难。首先孙尚扬教授介绍了王徵其人,王徵曾十上公车,在几年的上下求索后,他获读了耶稣会传教士庞迪我的《七克》,这本书不仅使他获得了一种得其准绳的思想快感,而且产生了“只有可愧可作之罪愆”,由此他便在1616年至1622年间受洗入教。王徵主要的著作包括:《畏天爱人极论》、《仁会约》、《杜奥丁先生东来渡海苦迹》、《崇一堂日记随笔》。
接下来孙教授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王徵自己的圣爱观。王徵的圣爱观,既有天主教圣爱观的原意,同时也融合了儒教的仁爱观,是“畏天爱人”,强调人对天主之爱的响应,畏惧地狱之苦。在解释王徵的圣爱观时,孙教授提出了“王徵的转换是否使天主教传教士所传播的教义完全丧失了源意?畏天论与圣爱观是否完全无关?”等一系列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孙教授也向我们展示出在明朝末期,天主教传入中国后都接受了怎样的影响,是如何有选择性的吸收中国文化完善自我的传教教义,中国人又是如何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接纳天主教的。
最后,孙教授对天主教圣爱观与儒教仁爱观的汇通性做了总结,认为二者的超验维度使得这种汇通具有可能性,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困难。孙教授认为中国的天主教,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并非单纯的天主教,而是儒教式的天主教,即confucian catholicism。
孙教授此次的讲座以明末天主教徒王徵的实例为证明,向我们展示了明朝末年中国人对天主教接受的一种方式,提供了一种天主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使我们对中国天主教史、中国天主教都有了更好、更深刻的理解,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