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晟文应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以及中文学院邀请,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学术重建”系列讲座的第十三讲做了题为“明清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与中国人对法国的认识”的精彩报告。报告在中文学院文化厅举行,由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柳若梅教授主持。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中文学院师生及校内对此感兴趣的师生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
李教授1999-2001年先后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历史系、拉瓦尔大学宗教与神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两度因得到法国最高学术机构法兰西学院的院士与法国著名汉学家的提名被法国著名的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校长聘为讲座教授。李教授的法文著作《17世纪法国耶稣会士在新法兰西与中国传教策略》在加拿大全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大评比中被评为2001年度加拿大出版的最优秀的4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之一。
讲座中李教授梳理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传教士来华的历史,并深入分析了其对中西间相互认识的作用。西人的东来最早始于1517年葡萄牙人进入珠江,并于1557年定居澳门;西班牙人1598年达到广州,于1626年占据台湾北部,当时中国人称这些西洋人为“佛郎机”。1698年首艘法国商船“昂菲德利特”号抵达广州,这些西方人来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即“天圆地方,中国居世界之中,还以四海,绕以小国。”葡萄牙传教团中来自各国的传教士们在经过葡萄牙国王同意,并发誓效忠于葡萄牙王室后,他们乘坐葡萄牙商船经印度、果阿来到中国。随后,葡萄牙海上霸权逐渐衰落,法国传教团在没有得到葡王许可的情况下,以考察名义进入中国。洪若翰、白晋、张诚、李明、刘应等法国科学家传教士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李教授还为讲座精心准备了图片材料,向大家展示了现代印刷的传教士利玛窦1599年在南京出版的《山海舆地全图》。程百二在其《方舆胜览》(1610)中有关于拂郎察的注释可以见出利玛窦的东西两半球地图在当时中国个别文人中传播开来。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所著《职方外纪》(1623)将法国较全面、详细的介绍给了中国人,为中国人描述了一个国泰民安的法国,意图说服中国人信仰天主教。最后,李教授概括总结了耶稣会士传播法国知识的贡献与局限。《大清一统志》(1784)正是中国人全盘接受传教士对法国的介绍的证明,但同时,国人对传教士介绍的法国知识所知甚少则体现在长期对佛郎机(葡萄牙)和法兰西两国的混淆上。李教授的讲座为大家讲述了那段传教士来华的历史,引起了听众对中西间文化交流进程的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