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2023“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十六讲“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现当代中国舞蹈文化”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2-26 [来源]: [浏览次数]:

2023年11月23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十六讲“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现当代中国舞蹈文化”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威廉玛丽大学魏美玲(Emily Elissa Wilcox)副教授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管永前副教授主持,我校艺术研究院宁强教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王鸿博副教授参与活动。

魏美玲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她在中国进行学术访谈调研的经历。在华期间,她走访了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艺术观察实践经验。随后,并以其著作《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现当代中国舞蹈文化》为例,就研究方法、成书过程与行文内容展开介绍。

魏教授以自己的舞蹈学习与教学实践为基础,利用文本资料与走访调研实践相联系的方法,根据走访调查生成的舞蹈家口述史,第一手文字资料如《人民日报》《舞蹈学习资料》《舞蹈》等报刊杂志,《五朵红云》《百凤朝阳》等影音材料、档案资料以及电子数据库资料等,对中国舞蹈史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调查研究。

魏教授以五位具有跨国背景的杰出舞蹈家及其成就为核心,在其著作中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中国舞动态变化与继承创新展开介绍。她以中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为关键时间节点,指出这一时期及21世纪中国舞的全新变化对这一艺术门类继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接着,魏教授介绍了她在写作过程归纳的中国舞三个核心理念——动态民族主义、民族及区域包容性、动态传承。她认为,中国舞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容纳创新与改变、推陈出新的舞种;正因为这一突出特点,中国舞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新的成就。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的宁强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精辟的分析,基于本书理论概念与具体案例的结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与表现方式等方面与魏教授展开友好学术交流。

管永前副教授赞扬了讲座图文并茂的艺术生动性,指出现阶段以细读文本文献为基础的学术史研究可以从生动的声音视频资料中汲取养料,鼓励同学们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等维度积极探索创新。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中国舞身体语言与电影艺术的结合、中国舞历史的分期及其继承发展的特性、中国舞对戏剧的启发与戏剧现代性转化以及书名中“革命的身体”之内涵等问题,与魏教授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徐馥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