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丹枫迎秋。2023年11月1日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中外文化交流讲座”第十二讲“儒家思想对美国的影响”在国内大厦4号楼508室举办。本次讲座由美国纽约皇后图书馆王小良(Dave Xueliang Wang)教授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谢明光副教授主持。

王小良教授以儒家的治国思想、儒家思想传入欧洲和美国、儒家思想对美国民主制度建立的影响以及儒家思想对美国产生影响的原因为主要内容,结合大量文献实证,按思想传播路径与历史发展脉络展开讲座主题。

王小良教授概述了儒家的治国思想,着重强调了儒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主思想与统治者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典范意义。随后援引比利时汉学家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 1623-1693)等著的《中国哲学家孔夫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uphus)、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在《宾州公报》(The Pennsylvania Gazette)上发表的相关文章等文献材料,充分证实孔子思想传入欧洲乃至美国的历史事实,极大地拓展了在座师生的研究思路。

王小良教授始终坚持用文献说话的原则,具体阐述了美国国家创始人富兰克林、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 1735-1826)等人的政治理论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与西方社会进步模式相结合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呈现欧美各国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文化营养的历史证据与思想关联。他指出,中国是欧洲新思想大厦的基石之一,中国元素广泛见于西方建筑、雕塑等艺术形式;而儒家思想在美国建国之初已广为人知,政治家对其抱有极大热情,上述文献的实证与严谨推论共同构成儒家思想对美国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发言并提问,王教授做出详实、耐心的解答。谢明光副教授对王教授表达了诚挚感谢,高度评价了王教授在汉学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讲座在友好的交流氛围中落下帷幕。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燕彩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