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下午3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十讲——“梅兰芳海外文化传播文献整理与研究”于线上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祯教授主讲,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郭景红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刘祯教授首先以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作为民间外交家的身份标识引入,肯定其享誉国内外不朽的艺术成就。刘祯教授认为,梅兰芳之不俗,不仅在于舞台上扮相的光彩照人、大方自然以及唱腔的干脆利落、刚柔兼有,还在于他看问题的切入角度,对京剧艺术发展的前瞻性。独特的观察视角既体现于他对京剧表演和京剧舞台多方面的革新和发展,还展现在他对京剧艺术系统性建构的世界眼光,而海外戏曲传播正是他这种敏锐见识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位民间外交家,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兰芳共举行过八十余次茶会,接待了六千至七千人次。他所居住的北京无量大人胡同成为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涉及欧美各界人士。
接着,刘祯教授表示随着梅兰芳访日、访美以及访美演出的顺利进行,海外关于他的报道、评论和研究也逐渐兴起并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影响远不局限于访问国,还包括意大利、印度、法国、挪威、希腊等非访演国。例如,1932年意大利记者阿纳尔多·齐博拉(Arnaldo Cipolla)在其游记《穿过西伯利亚到中俄》的第十一章《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专门对梅兰芳及其戏剧表演进行了详细介绍;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在来华访问期间观看梅兰芳为其准备的专场演出《洛神》后,用孟加拉文题诗于纨扇,并亲自译为英文;法国《镜报》、《斯图加特报》以专题形式对梅兰芳的海外演出以及中国戏剧进行了详细报道;挪威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诺达尔·格里格(Nordahl Grieg)也专门撰写了报道体散文《梅兰芳》。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研究,刘祯教授提出二十世纪初期至今与梅兰芳有关的出版物共产生了三次出版浪潮,分别是1916年至1936年、1950年至1976年、1976年至今。目前梅兰芳研究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话语甚至是研究领域,被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加以挖掘探寻。

梅兰芳海外文化传播的文献依旧集中于日本、美国、苏联等其曾经演出涉足的国家。刘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些文献都是一手资料,绝大多数也都第一次被翻译为中文并珍藏于梅兰芳纪念馆中,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和研究意义。梅兰芳曾前后五次访日,产生的诸多影响也使其成为日本汉学界重要的研究对象,以日本中国学学者撰写的评论集《品梅记》为代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在美国演出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赢得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包括戏剧、舞蹈、音乐、艺术等各领域。梅兰芳纪念馆现今藏有当时收集的美国各地报道、评论剪报三大册,蕴含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随后在梅兰芳访苏演出期间,世界知名的学者、艺术家撰写了大量的评论和研究文章,成为现今研究梅兰芳海外文化传播及意义的一手资料。除了文字资料,有关梅兰芳剧照和生活照也成为重要的研究文献,形象的视频和音频材料发挥着文字表达所不能替代的审美效果。

在分享展示了有关梅兰芳《苏联及欧洲戏剧考察笔记》的文献资料后,刘祯教授总结了梅兰芳在建立中国戏曲真正与世界戏剧交流与对话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海外戏曲传播方面,梅兰芳是先行者,1919年和1924年的访日、1930年的访美、1935年的访苏成为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标志性事件。其中,梅兰芳京剧艺术的海外传播主要具有两点重要意义,一方面建立起了中国戏曲与世界戏剧交流和对话的格局;另一方面重拾了中国戏曲的艺术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回顾梅兰芳海外演出获得成功的同时,刘祯教授再次肯定了一代京剧大师在中国戏曲海外传播领域做出的诸多努力与贡献,也描述了文献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的曲折路径。从比较文学和比较戏剧角度来看,中国梅兰芳戏剧表演、古希腊戏剧、伊丽莎白戏剧三者间有一种“酷似”性,梅兰芳戏剧在其间发挥了启发性的诠释意义,同时也使梅兰芳成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中的主人公之一。

讲座结束后,刘祯教授向同学们推荐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的《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以及梅兰芳纪念馆即将出版的《梅兰芳菲——梅兰芳在世界》,再次帮助大家就梅兰芳的访问演出对理解和界定戏剧艺术所产生的跨文化影响进行深入思考。随后,郭景红副教授对讲座作了全面概括性总结,在围绕讲座的五个方面进行梳理阐释后,也结合自身研究领域提出了中国戏剧在海外传播的独特见解和有效路径,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从多角度展开详细介绍,以理性思辨和跨文化视角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做出进一步认识与思考。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刘祯,文学博士,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民间目连文化》《勾栏人生》《民间戏剧与戏曲史学论》《戏曲学论》《戏曲历史与审美变迁》等,主编《东方戏剧论文集》《中国戏曲理论本体与回归》等40多部。2009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荣誉。2018年度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项目《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1级硕士生韩祎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