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差异比较视野下的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讲座成功举行
2017年5月27日下午在北外西院国际大厦222会议室,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嵩副教授做了题为“中西差异比较视野下的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李真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石老师介绍自己的研究缘起于一本英国学者里昂•汉特(Leon Hunt)名为《功夫偶像:从李小龙到< 卧虎藏龙>》(Kung Fu Cult Masters:From Bruce Lee to Crouching Tiger)的书籍。石老师谈到语言表达的困难和文化理解的差异会对作品的译介造成困难。如里昂•汉特这部著作的书名中“Cult”一词应译为“邪典”,但是译者基于对中文语境和读者的尊重略去不作翻译,导致缺失了文学、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因此,在阅读国外学者的著作时,还是要回归原典,从差异的视角带着自己批判性的思维,探究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接着石老师又对英语世界的中国电影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进行了梳理。海外的中国电影研究虽然仅有五十年的历史,但是成果丰硕,课题主要集中在对中国电影的历史阶段性研究、与中国社会/历史/政治关系的研究、跨国/跨地属性研究、与国族身份确立的关系研究、导演明星影片个案等方面。英语学界第一部中国电影研究专著出版于1965年,此后中西电影产业模式的差异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对中国电影进行研究。通过对裴开瑞(Chris Berry)、鲁晓鹏(Sheldon Hsiao-peng Lu)、崔淑琴(Shuqin Cui)、康浩(Paul Clark)等国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海外中国电影研究具有历时久、分布广、理论视角新颖、方法体系完善、参与学者众多等鲜明特点。但是在研究中所产生的不仅仅是英语世界学者同仁富有创造力的解读,同时也伴随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误读曲解或是变异现象的发生。
接下来,石老师谈到中国电影想要畅通无阻的“走出去”,需要打开视野、敞开心扉了解中国电影已有的海外接受与研究状况,据此而调整完善国家文化战略、影片拍摄策略、宣传流通攻略、学术科研谋略,全方位立体化地推动中国电影健康蓬勃地“走出去”。第一,要注重对中国电影海外研究学术脉络的梳理。第二,要关注海外中国电影研究者,积极引介其相关著述。第三,要基于英语世界对中国电影研究的系统梳理,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换位思考站在西方语境的角度,探讨中国电影被海外观众以及学界接受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第四,从电影产业与电影艺术的多重角度,研究探讨提升中国电影内在品质的方案。尽管国内学界围绕中国电影“走出去”做出了开拓性的探索,但是他们仍较多关注于英语世界如张英进、沙真等华裔学者的相关研究,大量的英语世界本土学者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此外,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策略研究更多的是从主观视角切入,而较少关注输入方的接受视域。因此,切实观照英语学界本土学者与观众的中国电影接受与研究情况,并从异质文化圈的接受视域换位思考,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待开发领域。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石老师为大家解读了中西差异化的中国电影研究。按照时代顺序依次对1949年之前、新中国前三十年、20世纪80、90年代和21世纪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的既有成果的梳理,可以清晰地发现英语世界学者在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电影进行研究时呈现出与我们自身研究截然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有关新中国前三十年电影的研究是国内学界相对薄弱和欠缺的,但英语世界学界的成果却相当丰富,学者们从新中国初期影片观影群体、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与政治的关系、1950年代的中国戏曲类型电影、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等多个角度入手,对新中国初期电影进行了大胆而又富有新意的探索。再有,我们熟知的“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概念正是从康浩针对中国导演的研究著作《再造中国:第五代导演和他们的电影》(Re-inventing China:A Generation and its Films,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5)而来。
最后,石老师总结整个讲座时指出,对中西差异比较视野下的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研究的梳理能够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参照,思维视野的转变必将带动相关理论研究与策略制订的不断创新,进而成为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全新动力。同时,这种中西差异比较的研究视角也能够为海外汉学研究提供参考。
石老师语言风趣幽默,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梳理了英语世界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打开了新的学术研究视野。讲座结束后,石老师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16级硕士研究生 王雪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