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燕院长和马骊教授共同推动下,2019年11月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和法国滨海大学(ULCO)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法博士生论坛”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滨海布洛涅(Boulogne-sur-Mer)拉开帷幕。此前,第一届论坛于2018年6月在北外成功举办。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五位博士生与滨海大学师生齐聚一堂,以“欧亚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为主题,围绕“‘他者’视域中的欧亚文明”“古代欧亚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当代中欧关系研究”“欧洲汉学家与汉学史研究”四个议题展开讨论。
论坛开幕式上,滨海大学历史、语言、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所长Jacqueline Bel教授致欢迎辞,法方负责人马骊教授讲述了两校文化交流的渊源以及双方接洽、磋商到研讨会顺利召开的全过程。
在本次学术论坛上,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五位博士生先后发言:2019级博士生谢镇宇的发言题目是《从“岩仓使团”及<欧游心影录>看近代东亚与欧洲文明之碰撞》,探讨了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一书中所展现的心路历程,并分析了使团在东西文明碰撞时所起的重要作用;2019级博士生季淑凤的发言题目是《H•B乔利与<红楼梦>翻译——一位晚清英国外交官的文学英译》,分析了乔利的《红楼梦》译本,指出其中的错译和误译,结合时代背景和译者身份探究背后的深层因素,并对其翻译的价值给予评断;2019级博士生洪思慧发言的题目是《<奇异的蒙古马>隐含的欧亚大草原游牧文化生态观》,从英国作家詹姆斯•奥尔德里奇的作品《奇异的蒙古马》出发,反思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解读出作品中的生命观和生态观;2017级博士生赵婷的发言围绕李渔与狄德罗的戏剧理论的比较开展,梳理了李渔戏剧在法国的传播和研究情况,并尝试总结出东西方戏剧的内在规律;2018级博士生赵韵怡梳理了中国戏曲在意大利的研究脉络和成果,并对这些成果所反映出的研究特点加以归纳。在研讨中,大家就不同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论坛在热烈讨论和交流中落下帷幕。会后,我院博士生在马骊教授及滨海大学几位同学的陪伴下游览了布洛涅古城的博物馆与历史遗迹,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此次学术论坛议题涉猎广泛,两校学生围绕中法文化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对欧亚文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了学术视野,为青年学子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和平台。论坛的成功举办也为今后两校开展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赵韵怡、谢镇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