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加会议 >> 正文

我中心张西平教授应邀参加北大“国际汉学与汉籍流传”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0-11-25 [来源]: [浏览次数]:

2010年11月13-14日,“国际汉学与汉籍流传”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来自美国、日本、瑞典、英国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藏书、出版单位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海外汉学研究中的问题和域外汉籍的流传及其参与异质文化发展的情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袁先生在致辞中指出,域外汉籍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加强国内外学者的联系与交流,以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此外,袁先生还简要介绍了北大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的情况。基地自成立以来,已经在汉学图书馆建设、学术著作外译、学术交流、创办杂志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开幕式后,北京大学的严绍璗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艾思仁(Soren Edgren)教授分别发表了会议主旨报告。严绍璗教授以《汉籍的外传与文明的对话》为题,阐释了国际汉学中域外汉籍研究的文化价值意义以及逻辑过程。严教授特别指出,调查与研究“域外汉籍”的最本质性的责任与价值,最主要的不在于表明它们有中国典籍中的“文物价值”,而在于把它们作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连接的“生命活体”,阐明它们在世界文化中造就它们的“言说者”(汉学家和中国学家)以及作为文明发展的“材料”参与创生“世界文明”的价值与途径,从而展现中华文化内蕴的生命力量。为达此目标,“域外汉籍”的研究者应该在具备中国传统“目录文献学”修养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明史”的大视野观念,并在此“大视野”中逐步把握汉籍外传的途径。即,在装备外传对象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对象国“汉籍言说者”的脉络,由此进入对于“对象国”文化的“发生学”层面的解读,从中钩沉出“域外汉籍”与“对象国特定时空中的文化”的“对话”,以致在多元对话中还原出其中包容的中华文献典籍的“原生态”。

艾思仁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循环式文化迁移的范例:日藏汉籍及其流传》。艾思仁教授认为,汉籍是日本了解中国文化、佛教文化的主要途径。他结合《梵纲经菩萨戒》、《重编详备碎金》等中国刻本、日本仿刻本汉籍实例,详细介绍了汉籍在文学、哲学、医药、建筑、美术等诸多领域对日本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艾思仁教授还谈及了中国学者主要在日本明治时期(1868-1912)重新发现日藏汉籍,并使其中一部分又回到中国并对中国学术产生新的影响这样一个很特殊的循环式文化迁移现象。

在随后的报告会上,与会学者在“日本汉籍与汉学”、“欧美汉籍与汉学”、“汉籍中的汉学研究”、“汉籍、汉学与中外文明交流”等四个单元中展开了更为多样和深入的探讨。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教授作了《西学汉籍在东亚的流播研究》学术发言。他用具体的书目与详实的数据阐述了西学汉籍在中国、日本、韩国以及菲律宾的流布,探究西学在东亚传播的实际历史过程。最后,他提出对来到东亚的传教士的汉籍应做整体性研究的建议,并有了明晰的思路:东亚各国的学者应尽快建立一个学术网络,成立东亚汉籍西学文献研究中心,尽快整理出东亚西学汉籍书目,从欧洲复制回有关东亚西学汉籍的文献,共同开展东亚西学汉籍文献的研究,将以往的国别研究提高到东亚整体研究的高度,从而建立全球化初期东亚文化史的新体系。

先后发言的还有周振鹤、高田时雄、赵超、傅刚、刘玉才、李明滨、郑吉雄、朱玉麒、张伯伟、商伟、李庆、潘建国、程章灿、张西平、韩琦、耿立群、杨继东、冯德宝(Christer VonderBurg)、汪涛、徐俊、冯锦荣等学者,他们或做严谨而详实的报告或做即席发言。精彩的报告内容引发了与会学者热烈的讨论。会议最后,北大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助理、历史系荣新江教授对本次会议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荣教授认为,与会者围绕汉学与汉籍两个领域的问题报告了相关研究的情况,展现了丰富而深入的思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