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和信息 >> 正文

纪念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利玛窦——研究院师生文化考察明清来华传教士集体墓地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1-15 [来源]: [浏览次数]:

2019年11月7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外籍专家麦克雷(Michele Ferrero)教授,叶向阳副教授带领研究院学生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来华传教士集体墓地,陪同参观的北京行政学院的几位老师为同学们做了精彩的讲解。

这一文化遗存位于北京行政学院院内。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京逝世,明万历帝赐“滕公栅栏”为其墓地,1611年入葬。此地即成为京城传教士墓地(亦称“栅栏墓地“)。清初,顺治帝赐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墓地于利玛窦墓地西侧,以后,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中外教士80余均葬于此。1900年墓地被毁,几年后重修,20世纪60年代墓地再毁。1979年,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墓园得以重修。1984年,扩建了新墓园,残存各国教士碑60余尊。1993年清代石门移至墓园南端,形成现今墓地格局, 1984年墓地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63位墓地主人分别来自葡萄牙(14人)、意大利(11人)、法国(9人)、德国(6人)、捷克(3人)、比利时(2人)、瑞士(1人)、奥地利(1人)、斯洛文尼亚(1人)、波兰(1人),此外,还有中国神父14人。

在这片石碑前,时光仿佛穿梭百年,我们看到了利玛窦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一生。利玛窦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1582年来到中国,运用“文化适应”的策略叩开了当时中华帝国的大门,此后几十年时间生活在中国,最后在北京逝世。利玛窦来华的目的是传教,但他以坚忍不拔的意志,矢志不渝的热情,一面潜心研究中国经典,一面深入了解中国社会,还将西方科技、天文、地理等知识介绍给了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他绘制了第一幅中文版的世界地图,打开了中国人看世界的窗户;他与当时内阁大学士徐光启相识相知,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创建了中国近现代数学的一些基本术语;他去世后留下的日记后来被命名为《中国札记》整理出版,成为17世纪欧洲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本。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孟冬之时的墓园里一片肃静安详,在群树环绕,暖阳映照下显得格外肃穆,“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时至今日,利玛窦墓前时有人送来鲜花表达敬意。他的墓碑顶部双龙环绕着十字架,碑文用拉丁语和中文写成,在中国几十年的时间里,他学汉语,取汉名,着儒服,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教士,一个汉学家,更是一位沟通中西的文化使者。在他之后,有更多的西方人士来华,其中不少也以利玛窦等人为先贤,为近代“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聆听着这段历史,同学们感触良多,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有了最真切和直观的体验,此次校外汉学文化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9级硕士生项丹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