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和信息 >> 正文

“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十四讲《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亚历山大<貂蝉>剧本研究》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12-04 [来源]: [浏览次数]:

2022年12月2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十四讲——《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亚历山大<貂蝉>剧本研究》于线上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王燕教授主讲,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罗莹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王燕教授指出,19世纪初,随着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德庇时(J. F. Davis)等著名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的来华,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开始步入英语世界,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也受到了西方人士的关注。1820年至1821年,汤姆斯(P. P. Thoms)在《亚洲杂志》(The Asiatic Journal)上翻译的《著名丞相董卓之死》(The Death of the Celebrated Minister Tung-Cho)是西方人最早熟悉的三国故事。此后,以《三国演义》第八至九回为基础形成的“连环计”故事,成为西方人反复译介的桥段。1869年,英国业余汉学家亚历山大(George Gardiner Alexander)根据“连环计”故事,创作了五幕剧《貂蝉》(Teaou-Shin: A Drama from the Chinese),不仅开创了以西方戏剧改编三国故事的先河,也创造性地完成了从中国小说到西方戏剧的文体转化,意义非凡。不过,王燕教授表示,长久以来,学术界对亚历山大其人其作研究较少,值得进一步开拓与深入。

对于本次讲座所要讨论的内容,王燕教授总结为以下四个部分:其一是作者考察与编创缘由;其二是情节改造与人物重构;其三是次要人物与戏剧效果;其四是报刊评论与文化接受。

首先,王燕教授从多种地方报纸上亚历山大的讣告入手,简单回忆了此人的生平。亚历山大于182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军人家庭。后加入军队,多次参与军事活动,并获得多项勋章与荣誉。1897年卒于英国伊斯特本(Eastbourne),享年76岁。关于此人在华的活动情况,王燕教授提供了《天朝之行回忆录》(Reminiscences of a Visit to the Celestial Empire)这一文献。这份材料是亚历山大在《联合军事杂志》(The United Service Magazine)上发表的系列文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此人的在华经历,而文献中所载关于中国的见闻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研究也有一定价值,值得学界人士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王燕教授解释了亚历山大改编创作“连环计”故事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连环计”故事情节的精彩。王燕教授引用了毛宗岗在《三国演义》回前总评中所说的话:“前卷方叙龙争虎斗,此卷忽写燕语莺声,温柔旖旎,真如铙吹之后,忽听玉箫,疾雷之馀,忽见好月,令读者接应不暇。今人喜读稗官,恐稗官中反无此妙笔也。” 第二个原因在于英语世界中的译介基础。王燕教授指出,在《貂蝉》问世之前,英语世界已有汤姆斯所译的《著名丞相董卓之死》,这一译文实际上正是“连环计”的故事。前人译本为亚历山大改编创作这一故事提供了启发。第三个原因在于亚历山大本人所作的前期准备。在创作《貂蝉》之前,他已前后发表了《中国史之一章:司徒的计谋》(A Chapter of Chinese History: The Minister’s Stratagem)和《中国历史传奇:王允的命运》(Romance of Chinese History: The Fate of Wong-Wan)两篇译作,这为他此后创作《貂蝉》作了充分的准备。最后一个原因在于亚历山大本人对历史剧创作的兴趣。他曾于1876年出版了历史剧《德米特里:俄国历史剧》(Dmitri: A Dramatic Sketch from Russian History),从作品题材来看,亚历山大本人对于改编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从这一角度出发,《貂蝉》的创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之事。

王燕教授从情节改造与人物重构方面对《貂蝉》作了详细的分析。《貂蝉》剧本由前言、剧情简述、人物表及正文四部分组成。出场人物除了原故事当中的王允、董卓、吕布与貂蝉等人之外,还增加了王允之仆何景(Ho-Ching)、王允之妻穆华(Mun-Wha)、以及穆华之婢阿莲(A-Line)三个角色,其他次要人物还有水手、军士、舞女等。王燕教授将《貂蝉》一剧的情节娓娓道来,并对此剧与原“连环计”故事在情节上的变动与人物塑造的不同作了分析。她指出,与《三国演义》关注的宫廷权谋不同,亚历山大着重表现的是吕布与貂蝉的爱情。此外,本剧同《三国演义》的“连环计”故事最大的差异在于对吕布与貂蝉的塑造。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个见利忘义、有勇无谋的人,但在《貂蝉》一剧中,吕布却展现出深情款款的一面。与此同时,在《三国演义》以及其后衍生的众多戏曲作品中,貂蝉始终是一个政治权谋的工具。但在亚历山大《貂蝉》一剧中,貂蝉才是真正的主角。在他的笔下,貂蝉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政治工具,而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多情烈女。

此外,王燕教授还对《貂蝉》剧中的次要人物及其戏剧效果进行了分析。以王允家仆何景这一莎士比亚式的小丑为例,王燕教授归纳出剧中对次要人物的创造所起到的戏剧效果:一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二是借小人物之口行批判社会、揭露现实之实;三是能够通过对丑角丑态的刻画调节戏剧气氛,增强舞台效果。

讲座最后,王燕教授从《剑桥独立报》(Cambridge Independent Press)、《环球报》(The Globe)、《凤凰》(The Phoenix)等维多利亚时代的报刊评论入手,对《貂蝉》在英国剧坛的文化接受情况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资料的梳理,王燕教授指出,面对英国剧坛当时所能接纳的东方戏剧主要是谐剧和风情剧这一现实,《貂蝉》这一历史剧没能正式搬演,非但谈不上是亚历山大个人的失败,甚至可以说是他对英国舞台的自觉挑战与主动突围,因为他做的是一件自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文化实验。《貂蝉》的问世,是《三国演义》在英语世界的一次新生。回顾与审视亚历山大译介、改编“连环计”的部分细节,对当下跨文化交流的多元探索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讲座结束后,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罗莹副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精彩的总结。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王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助理研究员(Research Assistant)、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高级访问学者(Freeman Fellow)、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日本关西大学访问教授(JSPS Visiting Professor)。长期致力于明清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晚清小说期刊辑存》《19世纪三国演义英译文献研究》等著作。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1级硕士生吴欣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