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硕果飘香。2023年10月1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23中外文化交流系列”第九讲“鲁迅文学和思想视野中的爱罗先珂”在北外西校区国际大厦三楼309室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李林荣教授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郭景红副教授主持,王鸿博副教授参与活动。
李林荣教授首先概述了爱罗先珂(Vasili Eroshenko, 1890—1952)的生平和经历,纠正了现有研究中的一些错误。爱罗先珂是俄罗斯人,生于库尔斯克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因病双目失明,曾在莫斯科盲人学校读书,学习世界语。1914年爱罗先珂前往日本,钻研日语并用日语写作;1922年爱罗先珂经上海来北京,在北京大学教授世界语时寄住在鲁迅家,跟鲁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爱罗先珂的作品非常丰富,用日语出版的作品有《夜明前之歌》《最后的叹息》《为了人类》等三种童话和剧作集,用世界语在中国出版的作品有童话和诗歌集《某个孤独的灵魂的呻吟》,其中由胡愈之译为中文的童话作品《枯叶杂记》对受压迫的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同情。
《鱼的悲哀》是爱罗先珂用极其天真浪漫的口吻写给中国读者的童话,译者鲁迅花费数月尽最大努力才得以译成。鲁迅认为这一作品和荷兰作家蔼覃(Frederik van Eeden, 1860—1932)的《小约翰》有同等价值。童话剧《桃色的云》亦由鲁迅译成并且介绍到中国,但鲁迅始终认为无法译出原文的美感,并盛赞作品中对自然的言说与诗人心境的勾画。
李教授分享了许多爱罗先珂在日本和北京的照片,其中包括1922年爱罗先珂在北京西四南褡裢胡同与世界语学会同仁们的合照。照片中,爱罗先珂坐在众人中间,左右两侧分列鲁迅、周作人等大家及国际友人。周氏兄弟对爱罗先珂的关注由近及远,逐渐从远远的观望和声援,转为切近的体察和更进一步的实质性帮助。爱罗先珂在八道湾11号居住的岁月中受到周氏兄弟许多支持和厚待,并在各自创作中形成了对话。
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互鉴,怎样才是有意义的?李教授指出,在现在这个物流和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文化的交流时刻都在发生。只有像鲁迅那样诚恳地思考现实处境中的文化议题,才是知识所有者对“人”应尽的义务。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如知识分子、文艺家和作家,在翻译、对话及互鉴过程中,尤其应针对性地切实解决自身问题,并且进一步扩展到人类社会现实,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行文化交流,这才是真正有效、有意义、有生命力的。
最后,郭景红副教授做了同样精彩的总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曹靖华、萧珊、胡兰畦与高尔基(Maxim Gorky, 1868—1936)之间的文学沟通所示,作家与文人之间的交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鲁迅和爱罗先珂的交往是一种灵魂的碰撞和精神的契合,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郭老师热情赞扬李教授对细节的推敲和求证以及对学问保有的严肃态度。同学们被鲁迅和爱罗先珂崇高的精神世界所吸引,也被李老师睿智流畅的语言所感染,受益良多。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谭珺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