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23“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十七讲“治学漫谈:以学术为志业”顺利举办。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张西平教授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李真教授主持。
张西平教授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术传统讲起,围绕“学者的情怀”“学者的传统”“学者的道路”“治学的三种境界”四个方面畅谈治学多年来对“做学问”的理解。
首先,张教授通过中西学界对“学问”的不同理解,提出学者应该以学术为志业:传承知识,“为往圣继绝学”;将外部的知识和内在的生命完善结合起来;始终保持对人类理想的维护。张教授谈到,相比于当年《国际汉学》创刊时的艰苦时光,当今做学问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但需要警惕来自商业化的诱惑。守护好大学作为学术殿堂的安宁、守护好大学作为社会良心这一立足支点很重要。
接着,张教授指出,中国近代学术的遗产是当今中国学者的传统。随着晚清第一代留学生返回,中国近代诞生了陈寅恪、王国维、胡适等一批学术大家,他们的治学精神给当今学者以许多启发:一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做学问的根本准则,知识应该有独立的系统,有自己的传承,当代学人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追求真理;二是新材料、新问题,要发掘当今学界还未发现的材料、还未解决的问题;三是贯通古今、会通中西。北外学生既要夯实中国古代的文史基础,还要提高外语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继承发展前辈开创的学术事业,这是张教授的殷切期盼。
随后,张教授以“尊德性道问学”概括学者的治学道路。求新、求真是治学之本,同时还要以文养心,用学问安顿生命。人文学术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解释系统,其学术高低与影响大小和学者个人的生命体验紧密相连。当今中国学者不仅要将学术与文化传统相连,还要将学术同时代相连:理解当代中国,重新审视近代以来西方学术对中国传统经学的改造,走出“西方中心主义”,重建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构建中国气派与中国学派的表达。
最后,张教授借用王国维“治学的三种境界”总结了自己的治学感受。在人文学科做学问,需要总结和学习前人的经验,热切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在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中,在安静和清贫的耐守中,找到一个“灯火灿烂”的时刻。
李真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围绕其核心“守住安静的书桌”,回顾了自己在张教授门下学习和研究的经历,赞扬了张教授笔耕不辍、勤恳严谨的精神。李教授建议同学们暂时放下“实用主义”的想法,在一些人文课程的“无用之学”表象下探求学术与人生的启迪。
张西平教授在讲座中融入自己做学问的亲身经验,使用大量学者的实例,兼顾古今中外,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激情洋溢的治学之旅。同学们也就如何选择和阅读书籍、学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当代汉学的研究倾向、如何平衡语言学习和学术研究的时间等问题,积极向张西平教授请教并展开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皓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