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北外中国学讲堂”第一讲“《红楼梦》在欧美所经历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顺利举办。本期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建彬教授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郭景红副教授主持。
姚建彬教授从阿瑟·韦利(Arthur David Waley, 1889-1966)就中国是否“有荷马、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或托尔斯泰”所发之问谈起。姚教授认为“阿瑟·韦利之问”引导中国学人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思考,赋予中国文学研究以欧美(西方)文学的参照和比较视野。面对中国文论话语的“失语症”,讲好中国文学故事是新时代海外传播的使命。
姚教授从《红楼梦》在欧美的经典化基础、建构者与特点三个维度出发,分语言文化区域探讨《红楼梦》译介与传播的历史及现状。《红楼梦》在欧美的经典化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建构者,如目的语视角中的个体建构者(来华传教士、汉学家等),集体或机构建构者(大学、研究所、图书馆等),场域建构者(学术研讨会、文学交流活动等)。以及源语视角中的建构者(译者、出版商等)。经典化过程中,《红楼梦》经由不同语种译本介质成为域外中国文学史谱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域外中国研究的重要对象,且表现鲜明的地域差异:俄罗斯开启《红楼梦》在欧美经典化的先声,苏联的红学推动了《红楼梦》在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典化;库恩(Franz Walter Kuhn, 1884-1961)的德语节译本对《红楼梦》在欧美的经典化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发挥作用,英美的《红楼梦》译介后来居上,对《红楼梦》在欧美经典化起引领作用。当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红楼梦》在欧美的经典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与空间。
然而,《红楼梦》在海外也面临去经典化的学术倾向。郭实腊、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剑桥中国文学史》主编孙康宜等人都曾对《红楼梦》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文学价值与地位进行解构。去经典化的表象折射出文化隔膜、语言障碍、翻译瓶颈、话语权争夺、文化政治学操控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等多种现实因素。姚教授认为,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国家(地域)的文学传播是国际文化竞争的角力场,而作为经典的《红楼梦》是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和表征。探讨《红楼梦》在欧美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可以改变对民族文学经典与世界文学经典的认知谬误,在不同的经典观念之间展开对话与交流,有助于优化对世界文学版图的认知和鉴赏,优化对人类审美观念、情感表达方式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姚教授引导学生从中国当代政治、经济与文化角度展望红楼梦在欧美经典化发展前景,将文学研究与时代使命紧密结合。复数的全球化/中国式现代化与《红楼梦》作为世界文学经典的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亟待思考。数字人文时代新生的概念与工具如新文科、ChatGPT等对《红楼梦》在欧美的经典化前景也可能存在助益。
与会同学深受启发,就中国文学经典海外传播过程中的文学理论适用与译文底本考订等问题向姚教授请教。郭景红副教授回顾讲座脉络,再次强调相关研究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启示意义与发展空间。讲座在活跃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胡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