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和信息 >> 正文

“西方文化和西方汉学”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4-19 [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4月1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学术讲座“西方文化与西方汉学”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荣誉主席张隆溪先生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西平教授主持,任大援教授、郭景红副教授、王鸿博副教授等部分教师参与活动。

“东海西海,心同理同”,张隆溪教授指出东西方文化虽然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有多处相同。他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谈起,指出两种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宗教。中国虽有本土宗教,在文化中的地位却与西方有着极大差异,这与先秦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

讲座过程中,张隆溪教授回顾了中国与西方交流史。他从马可·波罗来华谈起,认为游记作者与叙述者贡献主要在于地理方面,而东西方文化真正的接触始于耶稣会士来华活动,其中以利玛窦等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对于中国文化的介绍与典籍的译介最具代表性。明末清初的来华传教士将中国塑造成了一个政治清明的世俗国家: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实现了社会阶级的流动,获得知识成为了向上的渠道,这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哲人王”的构想不谋而合。因此17、18世纪一些欧洲哲学家如伏尔泰、莱布尼茨等都对中国抱有赞美的积极态度。19世纪鸦片战争后新教传教士来华时正值西方向外扩张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时代,英法等强国已经一改18世纪对于中国的崇拜,中国形象在欧洲社会的呈现转为负面、消极。

谈到海外汉学的学科建设,张隆溪教授认为“汉学”(Sinology)一词所指的学术范畴注重语言学习,这是一种19世纪语言哲学的研究方式,因此汉学研究对于研究者的汉语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冷战的开始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区域研究兴起,汉学逐渐从语言、哲学、历史的研究变成一种现实性的研究——“中国学”(Chinese study),即以政治等因素为目的,针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研究。这就是从“汉学”到“中国学”的学术发展背景。

主持人张西平教授就海外汉学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宗旨与张隆溪教授进行探讨。他指出,海外汉学研究的学者既要熟悉西方文化背景,又要端正自身文化态度,才能做好相应研究。“学问无东西”是做海外汉学研究应秉持的原则。任大援教授回顾了张隆溪教授与海外汉学中心的学术交往,引述庄子“肝胆楚越”与“万物皆一”之论,指出进入文明的路径差异使中西文化共性呈现不同表征,应回归中国与西方语言文化本质,深入探寻文化间共同思想与学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讲座最后,在场师生结合自身研究内容与学科背景,从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东西方宗教信仰同异比较以及中国文学史等多方面提出问题,与张隆溪教授探讨交流,讨论氛围热烈。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徐佳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