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学术讲座“从《璎珞传》到《玄奘西行》——印度题材内容在中国戏曲舞台的呈现”顺利举办。该讲座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毛小雨教授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梁燕教授主持,我院王鸿博副教授、李伟华老师、马旭苒博士后、邓琳博士后、国家博物馆杨楠博士后参与活动。
毛小雨教授提到,学术界一般认为世界上有三大戏剧文化,即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与中国戏曲。前两者起源于公元前后,而中国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出现在两宋时期。中国戏曲虽成熟较晚,但其在戏剧形式、舞台模式、戏班组织、表演美学等方面与印度梵剧有异曲同工之妙。总的来说,古希腊戏剧及欧洲中世纪戏剧、美洲大陆的现代戏剧的内核一脉相承、基因相似,可以将其视为“西方戏剧体系”的代表,而印度梵剧则为“东方戏剧体系”的代表。综合当代通用术语,将世界戏剧体系划分为亚洲、欧洲两大戏剧体系更为妥当。在此基础上,毛小雨教授回顾了中国的戏剧教育史、研究史,他认为过去的学界过于看重西方戏剧研究,而忽略了对自身艺术的研究,因此戏剧研究的目光应当“由西向东”转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毛小雨教授经过综合考量,决定以《璎珞传》(Ratanavali)为底本,将其中国化、戏曲化。这部梵剧的原作者戒日王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他对于推动中印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见于《大唐西域记》。因此,这段中印文明交流的佳话为粤剧《璎珞传》的改编赋予了独特的色彩。毛小雨教授为在座师生播放了精彩的表演视频并分享了创作经验,他提到《璎珞传》的中国改编压缩了剧本长度,融合了歌舞化的舞台风格与粤剧传统色彩,突出了异国情调与东方色彩,这是一次面向大众的艺术改编新形式,也是中印文化一次完美的融合。
毛小雨教授还分享了邕剧《玄奘西行》的创作过程。该剧以玄奘印度访学的历史为蓝本,以西行历险、天竺求学、载誉而归三个段落展开情节,展现了玄奘求取真经的宏大理想。通过视频音频,在座师生感受到了西域的热情似火与天竺的奇风异俗,体会到了印度题材与邕剧艺术融合的魅力。
讲座最后,梁燕教授表示,毛小雨教授的学术分享为大家拓宽了视野,打开了认识印度文学、艺术与文化的奇异大门。她指出,毛小雨教授研究中体现的质疑精神、思辨精神、创新精神令人敬佩,从实践入手回归中华文化本体的深入研究与再认识,对于真正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有着深远意义。毛小雨教授与在场师生就印度文学研究的继承发扬展开讨论,讲座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徐佳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