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24“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二讲“法国中国学与中法文化交流”顺利举办。讲座由法国汉学家、历史学家、法国滨海大学博士生导师马骊教授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管永前副教授主持。
为完整全面呈现“法国中国学与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史实与现实情况,马骊教授热情洋溢、非常清晰地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法国中国学的发展历程”“法国汉学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当前法国研究的主要趋势”“中法文化交流的多样化形式”“中法文化交流中的挑战”和“汉学在未来中法文化交流的潜力与方向”。
首先,马骊教授从法国汉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着手,梳理了法国汉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对法国汉学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马骊教授指出,在法国早期汉学的发展过程中,伏尔泰和儒莲这两位代表人物都值得注意。前者在其相关著作中对中国明朝朱元璋以及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都有详细的描述,后者更是翻译和介绍了《孟子》等中国经典著作,不仅为欧洲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且推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
20世纪,由于中国处于时代风云变化之中,以及随之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提升,法国汉学逐渐从传统的古典研究转向至对中国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迁。在这一时期,以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为主的谢阁兰、对中国古代哲学颇为关注的保罗·德米维尔以及聚焦中国经济史的谢和耐是这一时期法国汉学发展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从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出发,对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极大地激发了法国对中国的兴趣,拓展了法国对中国的认识。
总体来说,这些学者通过对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学的研究,将中国文化介绍到法国,帮助法国和西方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中法之间的学术对话和理解,深化了中法友谊,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马骊教授介绍了当前法国研究的主要趋势和中法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马骊教授表示,与以往集中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研究传统相比,当前法国研究重点集中在中国当代文学与电影、中国环境政策与社会变迁以及中国数字文化与新媒体上,通过对中国当代作家莫言、余华作品中社会和政治背景的研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反映,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具体政策及相关法规的实际执行效果、中国新媒体的兴起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动态的影响等。
在中法文化交流形式上,除了中国作家作品的翻译和传播之外,国外孔子学院、中法双语学校合作项目、中法高校的交换生项目以及中法媒体联合制作电影、法国“中国文化节”、中国“法国文化年”等方式也逐渐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有益渠道。
最后,马骊教授对中法文化交流中面临的挑战和汉学未来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潜力及方向进行了讲解。语言和文化差异、中法两国不同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相异的社会制度和政治背景无疑是中法文化交流中需要面对的问题。但马骊教授同样也认为这些鸿沟并不是无法逾越的,法国汉学研究就在其中起到了沟通联结中法两国的作用。她谈到,中法双方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深化汉学领域的教育与学术合作,通过持续的对话与合作克服上述障碍,进而促进中法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讲座结束后,管永前副教授对马骊教授的讲座内容予以高度的赞扬。他表示,马骊老师此次讲座内容极为丰富,重点突出,尤其是在对当前法国汉学研究的侧重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介绍方面更是与时俱进。他鼓励在座有意向从事法国汉学研究的师生可与马骊教授多加交流,进一步深造。参与讲座的师生与马骊教授积极互动,讲座圆满结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燕彩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