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24“中外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第九讲“从列文森审视美国汉学向中国学的转变”顺利举办。讲座由从事国外汉学(中国学)、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史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侯且岸教授主讲,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管永前副院长主持。
本次讲座,侯且岸教授以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中国学家)、“哈佛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1920—1969)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美国汉学向中国学的转变。本次讲座包含四个部分:从个案揭示学术之变;学术史上的特殊年代(20世纪60年代);活的历史:自觉融入中国思想史研究;学理性的汉学批判。
首先,侯教授阐释了个案研究的重要性。侯教授指出,从具体的学案、学派入手,进行动态考察,从个案认知学术史发展,以小见大、理在事中,能够避免空泛的“宏大叙事”“以论代史”的研究。侯教授强调,研究者应在分析学术史、学术取向的基础上,通过抓住关键性的历史人物,揭示其在学术转折中发生的作用,才能够使学术史研究更富有生命力,真正活起来。
接着,侯教授指出学术史上的特殊时代——20世纪60年代。正是在这个时期,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将共产主义问题研究转向中国研究。1959年,著名的“古尔德会议”(the Gould House Conference)在纽约大学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研究中国共产主义:如何将跨学科研究、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研究领域等问题。侯教授强调,只有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术,学术研究才能蓬勃发展。
同时,这一时期涌现了诸多高水平的学术专著。例如,史华慈(Benjamin I. Schwartz)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周策纵的《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柯文(Paul A. Cohen)的《中国与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马思乐的(Maurice Meisner)《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等。这些著作具有共同特征,它们所涉及的都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都是近现代思想大家。
处于这一时期的列文森值得注意。在讲座第三部分,侯教授强调,活的历史:自觉融入中国思想史研究。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著作。这是列文森最重要的特点,不可忽略。正是这样,他区别于传统的汉学家、新儒学家,体现着汉学向中国学的转变。
在中国学术界,由于文化差异和认知局限、列文森著作存在的大量隐语、翻译的不准确等原因,我们对列文森缺乏深入的理解。我们往往将其作为孤立的文化研究文本对待,并没有揭示出其真正的价值所在,没有将它置于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以及“汉学”与“中国学”范畴进行考量。
侯教授表示,事实上,列文森采取的是内部取向法,他没有以西方哲学为背景塑造中国文化,而是自觉融入中国思想史。列文森贯通古今中外,重视革新儒学。因此,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倾向于清代的“今文经学”派,主张“经世致用”。他格外重视对康有为、梁启超的研究,因为“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派是儒教历史脉络的终结”。但是,“终结”并不意味“死亡”。康有为力主建立“儒教”以保全传统、保全帝国。实际上,“儒教中国”正是针对康有为的思想主张提出的概念。
最后,侯教授总结到,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理性地进行汉学研究,以思辨、包容的态度对待学术,对文本、人物进行思考,深入其中,正确对待个性与共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将其放入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和研究。
讲座结束后,管永前副教授对侯且岸教授的讲座内容予以高度地赞扬。他表示,侯且岸教授此次讲座内容极为丰富,重点突出,尤其是他对个案研究的方法介绍、对列文森及其思想的分析、对美国汉学向中国学研究的转变等的介绍更是与时俱进,使人深受启发。参与讲座的师生与侯且岸教授积极互动,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