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11届年会
“语言接触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
(一号通告)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兼跨西方汉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西方语言学史,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提供必要的历史支撑。为进一步推动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发展,促进汉语全球教育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域外汉学史的研究,同时也为了庆祝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成立十五周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拟定于2019年10月18日-21日举办“语言接触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11届年会”。
现将会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及主要议题
从跨文化的角度集中探讨世界范围内东西方语言的接触与互动,以及带来的对各自文化的影响,深入分析各国汉语教育史的关键人物、著作、机构等,兼及教育史与各国汉学发展史的共生关系。
域内外汉语教育历史文献研究
国别与区域汉语教育史研究
西人汉语研究与近代中国语言变迁
多元视角下的国际汉语发展
东西语言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建设
不同文明的接触与融汇
各国汉学家及其著作研究
国际汉学研究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至21日(星期一)
地点:中国·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三、会议日程安排
10月18日(星期五)代表报到
10月19日(星期六)开幕式、大会报告和分组会议
(学会理事会议)
10月20日(星期日)分组会议、大会报告、闭幕式(学会会员大会)
10月21日(星期一)代表离会
四、会务安排及要求
1.请您在2019年6月15日前将参会回执、论文提要(包含题目、关键词、主要内容)提交会议筹备组,论文提要字数在800字以内,可用中文或英文。
2.论文提要经匿名评审后,会议筹备组将于2019年8月1日前通知评审结果。论文评审通过者即可获得邀请参会发言。
3.2019年9月30日之前,请将参会论文最终定稿的电子版(pdf和word格式各一份)发送到会务组邮箱。论文标题用三号宋体,加粗;二层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三层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五号宋体。字数6000字左右为宜。
4.会议工作语言:汉语。
5.会议费用:会议统一收取每人会务费600元(内含会议材料费、午餐和晚餐费等),往返交通费、住宿费敬请自理。
6.论文出版:本次会议论文统一汇集,会后经过相关专家评审后,精选结集正式出版。
7.请参会的国外学者,根据办理入境的相关规定,提前向会议筹备组申请入境之前办理签证所需的相关公函。
其他相关事宜敬请留意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网站,并可关注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会议筹备组联系人:
学会秘书长——李真(北京外国语大学)、奥村佳代子(关西大学)
学会秘书——张天皓、闫畅、时双骜(北京外国语大学)
会议筹备组邮箱:sjhyjys2019@126.com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号
外国语大学西校区国际大厦2层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转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秘书处
100089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秘书处
“语言接触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2019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