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11届年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0-17 [来源]: [浏览次数]: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11届年会

“语言接触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

诸君同鉴:

己亥季商,气清天朗。秋水时至,百川归海。

兹定公历2019年10月18日—21日,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11届年会——“语言接触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荟集四方贤达,共洽文韵风雅。

顿挫抑扬,伏藏宛转道理;横平竖直,廓清古今嬗变。

南腔北调,雅言浸润其中;东鸣西应,新知亭然而出。

是故寻访书山巍峨,以启故纸新说;为此遨游学海浩瀚,方得真知灼见。日居月诸,一岁耕耘又见硕果;寒来暑往,而今恰在收获时节。

众美咸备,胜友如云。盼君如约而至,畅叙研学!

恭请秋安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

研讨会主要日程

10月19日上午:开幕式及主旨发言

(地点:北外行政楼配楼二层会议室)

9:00-9:30 开幕式

  1. 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北外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张朝意教授致辞

  2.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会长张西平教授致辞

  3.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副会长内田庆市教授致辞

  4.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致辞

 

10:00-12:00主旨发言第一场 主持人:李真

序号

姓名

题目

1

张西平

利玛窦在中国语言学上的贡献研究论纲

2

内田庆市

关于南京官话研究的资料

3

白乐桑

法国汉语传播中语言距离与二语动机——基于史实的考察和实证分析

4

姚小平

万济国《官话词汇》:汉语内部混杂例析

 

 

10月19日周六下午:北外中文学院文华厅

13:30-15:00主旨发言第二场 主持人:范常喜

序号

姓名

题目

1

韩可龙

汉语与汉学之交会——以19世纪的柏林大学为例

2

张美兰

20世纪初韩国汉语传播教育特点

3

李无未

日本盛典《<韵镜>易解》“形而下”功能说——《皇极经世》术数等韵图东亚辐射模式

10月19日周六下午:分组讨论

(地点:北外中文学院教学楼)

第一组

主持人:黎敏评议人:施正宇地点:中文学院123教室

序号

姓名

题目

1

黎敏

新中国对外汉语起步资源探究

2

张茜

马春燕

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留学生文学教育的历史担当

3

林科

刘阳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三十五年研究综述

4

冰野善宽

关于日本汉语课本历史语料库的初步设计

 

 

 

第二组

主持人:朱凤评议人:方环海地点:中文学院121教室

序号

姓名

题目

1

朱凤

传教士著作中的上海方言——以《地理志问答》为资料

2

刘曼

天主教传教士所创时间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以钟点类时间词为例

3

李伟群

罗明坚、利玛窦新词新语小探

4

宋若琦

《新名词》中日语借词与本族新词的“竞争与结局”

——以“广告”和“告白”为例

5

牛艺璇

清末汉语读物威达雷《北京儿歌》及其注释研究

 

第三组

主持人:卢守助评议人:卞浩宇地点:中文学院114教室

序号

姓名

题目

1

卢守助

近代“和制汉语”考察

2

稻垣智惠

民国期刊《英语周刊》中的“直译体”和“意译体”

3

王娟

李无未

从汉语语法学史看松下大三郎连词理论的来源

4

裴梦苏

中日“字类”辞书的沿革与环流

5

邹王番

从《教务杂志》看清末民国汉语教学机构

18:00晚餐、休息(北外学生食堂二楼自助餐)

 

 

 

10月20日周日上午:分组讨论

(北外中文学院教学楼)

 

第四组

主持人:方环海评议人:朱凤地点:中文学院123教室

序号

姓名

题目

1

方环海

19世纪西方汉学中北京官话注音方案的承继与改进——以托姆和密迪乐为中心

2

董淑慧

从词汇和语法的角度看戴遂良《汉语口语教科书》(Chinois parle manuel)方言史价值

3

陶原珂

北京口语语法对两部粤语语法的影响

4

张惠芬

试论威妥玛《语言自迩集》的语法教学观——以被动句为例

5

李焱

孟繁杰

二百多年前澳门话的语音特点---基于马士曼《孔子著作》(1809)的研究

 

第五组

主持人:施正宇评议人:宋桔地点:中文学院121教室

序号

姓名

题目

1

卞浩宇

顾卫星

晚清来华西人汉语谚语研究:以《谚语丛话》(A Collection of Chinese Proverbs)为中心

2

施正宇

邹王番房磊

陈韬瑞

《中国丛报》(1832-1851)汉语学习专题研究

3

陈淑梅

禧在明《聊斋志异》改编研究

4

谢兆国

16-18世纪西方人对官话的认识

5

韩晓燕

罗明坚《葡华辞典》研究综述

6

曾宝乐

基歇尔《中国图说》中16种中国古文字及其来源考证

第六组

主持人:范常喜评议人:盐山正纯地点:中文学院114教室

序号

姓名

题目

1

范常喜

琉球官话课本《文例集》所存明代琉球汉语教学史料考

2

鲁宝元

清初一位对外汉语教师的手记——《琉球人入学闻见录》研究

3

岳薇

《北京官话旅行用语》探析

4

大槻美幸

日本明治时期《亚细亚言语集》‘六字话’的语言特征和教学思想——兼论对《唐话纂要》‘~字话’的继承

5

杨少芳

俄侨汉学家卜郎特《汉文进阶》与《华言拾级》中的

语文并重教学法研究

 

 

 

10月20日周日上午:分组讨论

第七组

主持人:阿日娜评议人:董淑慧地点:中文学院123教室

序号

姓名

题目

1

阿日娜

斯特林堡的中文学习

2

刘小珊

宋媛媛

日本汉学家渡边华山的教育理念考述

3

万焱

艾朗诺的宋代文学研究析论

4

尤珉

马礼逊与塞缪尔·基德

5

徐方舟

王铭宇

《圣论广训》伯多禄葡文译本探赜

 

第八组

主持人:王继红评议人:陶原珂地点:中文学院121教室

序号

姓名

题目

1

王继红

全文灵

奎雨含

从《四声联珠》看清末北京话中满语干扰特征存留情况

——兼论旗人汉语与北京话关系的历史发展

2

王治理

《伍伦全备谚解》的注释、改编特色研究

3

魏兆惠

明代北方话的蒙古语借词举隅

4

钟雪珂

新井白石《东雅》与方以智《通雅》关系考

5

张思远

沙畹《史记》法译本中的古汉语解读——以《秦始皇本纪》为例

 

第九组

主持人:宋桔评议人:范常喜地点:中文学院114教室

序号

姓名

题目

1

宋桔

近代汉语口语域外教学文献的词汇语料价值

——以《自迩集》对《汉语大词典》之补益为例

2

李真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西人汉语学习文献初探

3

盐山正纯

基督教问答书的文体——以杨格非的两种《真道入门问答》为例

4

伊伏啓子

19世纪汉语教义问答资料的语言——以《小问答》(1874)为例

5

郭利霞

《汉语学习简论》——美国汉语教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献

6

邵滨

潘建建

司徒雷登《中文四言成语诠释》研究及思考

10月20日周日下午

1330-1430闭幕式暨会员大会(北外中文学院文华厅)

  1. 会议总结

  2.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会长张西平教授致辞

  3.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副会长李无未教授致辞

  4.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顾钧教授致辞

  5. 学会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