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从事外国研究的重镇,也是我国讲授世界语种最多的高等学府。在从事语言的实用型教学之外,有系统地引导广大师生关注古代语言,不仅可加深其对现代语言的了解,也可推动其对所研习的文明体系的认知。有鉴于此,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拉丁语言文化中心与国内外从事古代语言研究的重要学者合作,特于2014-2015学年举办“古代语言”系列讲座。
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本系列讲座第二讲“印欧语系:向东与向西的迁移”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学术会议厅开讲,主讲人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语言文化学院(Institute of Philological Research, UNAM, Mexico)研究员奥马尔•阿尔瓦雷斯(Omar Álvarez)教授,翻译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语系研究生褚立东同学。拉丁语言文化中心主任麦克雷(Michele Ferrero)教授以及40余位师生和外国专家参加了本次讲座。
阿尔瓦雷斯教授特别强调语言的迁移:针对亚欧各种不同的语言,学者们发现,欧洲人最古老的语言中的四种(拉丁语、希腊语、梵语和波斯语)之间有着相似之处。19世纪时,学者们通常将该语系称为“印度-日耳曼语系”,亦称“雅利安语系”。此后人们逐渐发现欧洲大多数语言都与此有关,该语系名称也即转变为“印欧语”。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梵语和立陶宛语及拉脱维亚语的古口语方言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这些语言共同的假想祖先被称作“原始印欧语”。关于该语系的起始地(Urheimat),今日的学者主倡两种说法:一是黑海和里海北方的草原,一是安那托利亚。
本学年“古代语言”系列讲座设有“赫梯语”、“印欧语系”、“圣书体”、“古希腊语”、“古希伯来语”、“哥特语”“拉丁语”、“梵语”、“古斯拉夫语”诸讲。欢迎本校师生和语言爱好者参加。具体时间地点可关注拉丁语言文化中心网站通知、海报及麦克雷教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