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拉丁语言文化中心举办“圣书体”讲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4-12-02 [来源]: [浏览次数]: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从事外国研究的重镇,也是我国讲授世界语种最多的高等学府。在从事语言的实用型教学之外,有系统地引导广大师生关注古代语言,不仅可加深其对现代语言的了解,也可推动其对所研习的文明体系的认知。有鉴于此,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拉丁语言文化中心与国内外从事古代语言研究的重要学者合作,特于2014-2015学年举办“古代语言”系列讲座。

2014年11月27日星期四,本系列讲座第三讲“圣书体”(古埃及象形文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学术会议厅开讲,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拉丁语言文化中心顾问杜大伟(Quentin David Dauthier)先生。

杜大伟教授的讲座运用了ppt和短片等多样的形式,特别介绍了罗塞塔石碑——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花岗闪长岩石碑,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Ptolemy V)的诏书。由于该石碑刻有同一段内容的三种语言版本,近代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个版本,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的意义与结构,这一发现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杜教授指出:在许多尝试解读罗塞塔石碑的学者中,19世纪初的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第一个证明碑文中曾多次提及“托勒密”这一人名的发音;而法国学者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则第一个理解到,一直被认为是用形表义的埃及象形文,原来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这一重大发现此后成为解读所有埃及象形文的关键线索。

本学年“古代语言”系列讲座设有“赫梯语”、“印欧语系”、“圣书体”、“古希腊语”、“古希伯来语”、“哥特语”“拉丁语”、“梵语”、“古斯拉夫语”诸讲。欢迎本校师生和语言爱好者参加。具体时间地点可关注拉丁语言文化中心网站通知、海报及麦克雷教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