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国从事外国研究的重镇,也是我国讲授世界语种最多的高等学府。在从事语言的实用型教学之外,有系统地引导广大师生关注古代语言,不仅可加深其对现代语言的了解,也可推动其对所研习的文明体系的认知。有鉴于此,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拉丁语言文化中心与国内外从事古代语言研究的重要学者合作,特于2014-2015学年举办“古代语言”系列讲座。
2015年4月9日星期四,本系列讲座第七讲“拉丁语”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学术会议厅开讲。主讲人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拉丁语言文化中心麦克雷(Michele Ferrero)教授,5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麦教授首先讨论了如下题目:虽然今天没有人在日常生活中说拉丁语,但这种语言只属于过去吗?
毫无疑问,拉丁语属于历史:自公元前753年罗马建立至17世纪末期,拉丁语一直是常用语言(例如依撒格·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是于1687年用拉丁语写就的)。拉丁语言和文化是西方文化与文明的支柱和基石。
此外,世界上五种重要语言由拉丁语演变而来: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英语单词也有65%来自拉丁语。所以,要从西方语言的形成过程理解拉丁语的重要性,而在学习拉丁语的过程中我们会涉及到这些语言的历史。
如今,拉丁语并非某一国的语言,但很多国家都会用到它。麦老师用很多例子说明拉丁语并非会话语言,但常被用到:从大学校训到机构座右铭,从电影到漫画,整个世界还有很多机会可以看到拉丁语。它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是现今依然活跃在法律、科学、医药、哲学、宗教学、历史、文学领域。在西方社会,懂得拉丁语也被认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标志。
最后,麦老师提到古典学者玛丽·比尔德的一句话:“为什么学习拉丁语?因为很多著作是用拉丁文写就的!”
本学年“古代语言”系列讲座设有“赫梯语”、“印欧语系”、“圣书体”、“古希腊语”、“古希伯来语”、“哥特语”“拉丁语”等。欢迎本校师生和语言爱好者参加。具体时间地点可关注拉丁语言文化中心网站通知、海报及麦克雷教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