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星期三晚7点,“拉丁语和汉学”系列讲座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会议厅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是“明末清初拉丁语在中国”,由拉丁语言文化中心主任麦克雷(Michele Ferrero)教授主持,主讲人是北外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
讲座伊始,张西平教授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拉丁语传入中国的历史:中国人第一次学习拉丁语是在元朝,大都主教孟高维诺在其书信中曾提及;之后,则是在明末清初,一些中国天主教徒开始学习拉丁文,并留下了描述自己学习拉丁语过程的诗作;而在清康熙年间,拉丁文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官方文书之中。在讲述过程中,张西平教授还配合着丰富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了明末清初时期在中国出版的部分拉丁语文献。
张西平教授指出,学习拉丁语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必要条件。自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学”以来,拉丁语便在中国的思想和知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教士用拉丁文记载的文献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文献。
在介绍了拉丁语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性之后,张西平教授还谈及拉丁文学习在中学西传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华传教士将中国典籍译为拉丁文和西方各种文字,并在欧洲出版。这些文献对欧洲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掀起了一场“中国热”的风潮。通过这些拉丁文的译著,中国文明的内在精神价值也展现在了欧洲人面前,而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可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对欧洲思想的影响。
最后,张西平教授向学习拉丁语的同学们表达了祝愿和期待。
讲座在同学们不舍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人: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马佳琪)